美丽山水城市|三亚的山、海、河 天堂也不过如此美丽

发表时间:2019-01-26 来源:《中国生态文明》杂志

媒体印象:这里有碧海蓝天椰树白沙,这里有热带雨林天然氧吧,这里有传统淳朴的黎族风情,这里的崖州三珍誉满天下。天之涯,海之角,这里山水相连,美得就像童话。只要用心感受,这个北纬18度的度假天堂,是每个人都会迷恋的地方。

专家点评:集阳光、海水、沙滩、气候、森林、动物、岩洞等诸多资源于一身,三亚的自然风光得天独厚。巩固山海美城的生态空间,三亚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为载体,自我加压,长远谋划,破解成长中的烦恼,务实有效,值得肯定。

 

三亚市位于海南岛南端,屏山傍海,陆地总面积1921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500平方公里。三亚地理环境独特,三面环山,形成怀抱之势;生态资源丰富,生态海岸线长259公里,有19个港湾、10个主要岛屿、11条独流入海的河流,森林覆盖率高达69%,山、海、河三种美景自然融合,自然风光美丽,生态环境优良,是名副其实的“生态大区”。

多年来,三亚市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以绿色发展为引领,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工作主轴,立足辖区生态优势,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和“多规合一”,打造美丽山水城市,实现绿色发展。

践行两山理念 保护绿水青山

三亚坚持将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作为建设美丽山水城市和生态环保工作的核心,深入推进环境综合整治,通过生态规划、生态管理和生态工程等系统方法,对水、土壤、大气、海洋等污染进行全过程控制与治理,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以优良的生态环境,为建设美丽山水城市增添靓丽的底色。

持续开展大气环境治理。通过强化机动车污染控制,实施施工工地和道路扬尘污染防治,开展油气回收工作,推动工业污染源减排,加大餐饮娱乐业整治力度,普及使用绿色能源和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等措施,全面提升辖区的空气环境质量。

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工程。在全省率先实行“河长制”,建立覆盖市、区、村的三级河长体系,推进河流的综合治理和日常管理,实现了辖区内15条主要河流生态保护和日常管养全覆盖。

强化近岸海域环境保护。严把近岸海域岸线开发项目审批准入关,强化海岸带执法监管。

加强土壤污染治理管控。根据主要污染类型与程度进行分类管理,逐步推进“棕地”修复。全面开展了农用地和饮用水水源地土壤环境质量调查分析,推进水土流失区域实施退耕还林和退果还林,构建污染场地环境监管体系。建设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与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多部门联合监管,确保无污染场地风险事故发生。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2017年三亚市基本农田、果园、饮用水源地周边、畜牧养殖地、垃圾堆放点土壤环境质量均为Ⅰ级,无污染。

构建安全格局 巩固山海美城的生态空间

优化海陆生态安全格局。以三亚“山海相连,指状生长”的生态空间基底,结合三亚市城市建设发展的实际需要,按照“西拓、北进、东精、中优”的总体思路,构筑东西带动两翼,南北串联山海,滨海地区和内陆腹地兼顾的“一带三城区、一主两副、一环两楔、多点”的空间结构,对“山、海、河、城”全域空间资源进行优化布局和合理利用,促进“腹地拓展、城市加厚”,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推进三亚森林城市建设。为累计新建、改造提升各类公园38个,全市城区公园绿地面积836.33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42.94%,全市森林覆盖率69%;加快建设以滨海型森林风光和乡土人文风情为亮点的生态旅游型森林小镇。

开展山海生态环境修复。以“生态治河”为准绳,统筹推进防洪排涝、污染治理和生态景观建设。完成全市范围古树名木更新调查和名录修订。加强对海檀木、橙花破布木和银毛树等重点野生植物的保护力度。以建设生态修复、城市双修为着力点,强化水土保持工作,加强水源涵养林保护,积极推进裸露山体与边坡的整治复绿。

积极推进城市园林绿化。通过凤凰路绿化彩化工程、抱坡溪湿地公园、月川中轴带状公园、同心家园三期周边街头绿地工程等众多城区绿化美化项目建设,完善公园绿地体系,推进道路景观建设。强化园林环卫监督检查,积极巩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到2017年,三亚市城区绿地面积2030多万平方米,绿化覆盖面积2210多万平方米,公园绿地面积830多万平方米,城区绿地率达到39.44%,绿化覆盖率达到42.9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5.41平方米。

培育山水文化 打造美丽三亚

生态保护和宣传成效显著。三亚市近年来不断加强生态保护,不仅举全市之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开展城市“双修”工作,而且蝉联国家卫生城市、被列为国家低碳试点城市、全国城市设计试点城市,更是取得2015年中国健康宜居型城市综合指数得分第一的成绩。持续加大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推进生态文化建设,挖掘本土优秀生态文化资源,创作生态文化文艺精品。积极开展绿色企业、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家庭创建活动。加强生态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教育队伍建设,提升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教育水平。普及生态文明国情国策、法律法规和科学知识,全面提升公众生态文明意识。

全民参与推动文化传播,积极发展培育和引进民间环保组织。培育发展以绿涯环境保护协会为代表的多家致力于环保生态事业的志愿者组织,标志着全市广大环保志愿者可以联合在一起,形成强大的社会合力,不断推动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推动全民环境意识的提高,促进社会形成绿色文明的新风尚。

推进生态文化载体建设。历史悠久的古村落是宝贵的文化遗产,一直以来被人们誉为民间 “博物馆”。三亚崖州区保平村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海南革命老区和海南十大文化名村,现有明清古民居建筑50户80多间连成一片,是海南目前保持最完整、最大的古民居,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崖州民歌的主要发源地,被称为“明清海南传统民居群的活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