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厝里的故事:等待开启的良地风光

发表时间:2014-11-12 来源:福建日报

良地村全景


清代廊桥

    良地之远,超乎想象。因为修路,从将乐县城出发,先要经过高速到达泰宁县,再从泰宁县绕回将乐县,还要在群山之间再绕十几个弯,才到达良地村所在的万全乡。就连抵达之时,你也不易察觉:仅仅是路边树丛中竖立起一块锈迹斑斑的铁牌,上面的“良地”二字,竟也被树叶遮盖了大半。此时,手机信号全无,你才真正到达了良地。
  谷仓群的坚守
  良地村依山傍水,这里的山与水,都未曾被命名。一位老人说,他只知道有一座山因为开垦出数亩良田,大家都叫它毛针丘,也许是因为在开田之时,地里常常挖出一种当地人称作为“毛针”的草根,嚼起来甜津津的。至于水,自打它蜿蜒着从良地村穿过之日起,它就没有名字。
  可以说,毛针丘代表了良地村当年的繁华。良地村民自古以来爱种田,村民们有点钱,有点闲,都会去开垦新田。全村只有30来户人家,只是凭借锄头与双手,竟种了1000多亩稻田。种了田,收了谷,自然要有收放谷粮之处,这便有了谷仓群。
  良地村现有保存完好的单体单层式谷仓六座,位于良地村东北侧的高地上。这些谷仓建于明清时期,分为三类:一是单体单层式谷仓,二是上层为楼下层为仓的双层式谷仓,三是居民之内次要房间辟成的谷仓。谷仓均以村民自家姓名命名,为土木结构。 
    走进梁土兴谷仓,木头与泥土混合着谷壳的清香,氤氲了整个谷仓。这种味道,应该自它建成后储藏的第一斗稻谷就开始散发,酝酿至今,已过了数百年。仓内阴凉却不潮湿,未曾细致打理却也多了一分凌乱中的自然美感。梁土兴谷仓有七八间储藏室,每间储藏室的门上用毛笔标识:咸、聚、登、升、亨、豫……老人们也不知道这些字取自何义,或许仅仅是记号,以示区分。
  大多数谷仓都像梁土兴谷仓这样,与仓内堆积的稻谷一起,安静地固守着属于自己的秘密,等待时间慢慢沉淀,再化作历史的气味。穿梭于谷仓之间,手指划过谷仓的土墙,指尖定会被墙内的小石或者碎瓦划痛,斑驳的墙面能够传递给你的,除了时间,还是时间。
  而在梁后袭谷仓里,一位老者正在做木工。老人每天得以进出这间谷仓,得益于他手中的钥匙。说是钥匙,其实就是一根根细长的铁片,铁片的顶端生出参差不齐的“齿”,齿的大小、齿与齿之间的不同距离,决定了门锁的不同。门锁看上去也并无他异,仅仅是一块凸起的方木,几个小孔,竟也能将两扇木门看守得严实。这些木门、木锁以及铁钥匙,都是数百年前老祖宗的智慧,在高科技防盗门名目繁多的今天,这些快要被风干的木门与木锁,依然坚守着它最初的职责。 
    古厝里的故事
  良地村里的村民大多姓梁,各家各户往上追溯几代,都能沾上些亲戚关系。自古以来,良地村里都是以大家族聚居的,几个堂兄弟,虽然成了家,也都居住在同一屋檐下,这便有了古厝。
  良地村基本保持原貌的古建筑约23座,近半数为民居。民居体积较大,外观简洁,内部却雕梁画栋。
  跟谷仓一样,古厝也有自己名字。比如,位于村西北面坡地上的绪蜒厝,取名于曾经的屋主梁绪蜒,他生于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卒于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曾以府案第一名取入邑庠生。庠生,就是秀才的意思。
  因为这位名为梁绪蜒的秀才,绪蜒厝也因此成为读书人聚集之地,尤其是位于绪蜒厝旁边的半月池畔。半月池,顾名思义,是一汪半月形的池塘。池水浅显清澈,池里的鱼和螺,永远都在用心聆听涓涓流水诉说当年读书人的闲情逸致。
  如今,绪蜒厝里依然居住着两位老人:梁冠群和他的妻子。梁老已过古稀,两个儿子与一个女儿也已在外成家立业。梁老说,十几年前,绪蜒厝里住着8户人家,都是梁姓的兄弟。上山下乡期间,有十几位从福州来的知识分子也住在这里。就在上个月,其中一位在这里住过的知青,还来绪蜒厝看望他们。
  另一座古厝,位于村西北面、村头出口处,它本是梁启洪宅,却有一个很美的名字:月山公屋。月山公屋始建于清朝中期,曾经梁月山居住于此,因此而得名。 
走进月山公屋,由厅堂和几间侧屋环绕成一口“天井”,有点像小型的四合院,“井檐”,实际上是屋檐。“井底”之中,几株植物享受着阳光。站在“井底”,蓝天被隔成一块方口,竹子、树木的顶梢会从方口一旁冒出,那些都是屋后的青葱。站在这样的“井底”,你也甘愿作一只井底之蛙,任凭时光荏苒,这里都不会有大的改变。
  月山公屋也有人居住,只是,走进屋内,一切过于安静,难觅人影。穿过走廊,才在一间侧门外遇见一位老人,老人正搓着红绳扎扫帚。而月山公屋的故事,也随着老人手中的红绳,被紧紧地绑了起来。
  无论是绪蜒厝还是月山公屋,都不见往日的热闹,很多原屋主都从古厝里搬出来,建起了新房。老人梁后昭便是其中一位。1989年,梁后昭和妻儿从古厝里搬出,就在绪蜒厝与月山公屋的中间空地上,自烧青砖,建了一座小楼。于是,青砖与古厝交相呼应,也成为这个村庄一道独特的风景。
  等待开启的风景
  作为一个梁姓村庄,当然少不了梁氏宗祠。它位于良地村南面村口,虽于清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多次改建或者扩建,却仍然沦落得蛛网遍布、尘土厚重,随意横亘的梁木,没有经过任何修饰。没有一个村民能道出它的历史与故事,或许,这正是历史的原貌。
  梁氏宗祠东侧是一座文武庙,原名文昌阁,曾用于祭祀关公。文武庙一直大门紧锁,少有脚步踏入。就连位于入村口处的一座建于清代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的廊桥,也藏匿于繁茂的丛林之中。
  所有的这些,都在等待后人来开启属于它们的秘密。
  今年1月,良地村被列为福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但是,一直鲜有人问津。据当地一位工作人员介绍,今年9月,一位从上海来的摩托骑行者,经过4天的跋涉,来到了良地村。良地之远,似乎不仅仅是距离之远,更远在时光之外,而正是这一份远,才保留了良地村最初始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