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生态立市 推进绿色崛起

发表时间:2015-01-06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王学丰
    “十二五”以来,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坚持生态文明发展方向,把生态建设作为安身立命之本,全力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大力推进绿色崛起,统筹做好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绿色发展3篇文章,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生态文明型城市,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宜居城市和园林城市,走出了一条欠发达、后发展、边疆民族地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特色之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近年来,乌兰察布市坚持举生态旗、打生态牌、走生态路,展开了全方位、全覆盖的生态建设,一个大气秀美的生态之城正在崛起。
  推动面上覆盖。乌兰察布市把生态建设作为最大的基础设施建设来抓,以京津风沙源治理、天然林保护、湿地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阴山北麓生态安全屏障等生态工程为重点,全面推进绿色生态屏障建设。
  同时,乌兰察布市坚持保护和治理并重、以保护为主,在全市实行严格的禁牧舍饲和牧区轮牧,发挥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促进生态环境的全面恢复。森林覆盖率由1994年的6.8%,提高到2012年的22.66%。乌兰察布被列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市。
  突出城镇绿化建设。城镇是人民生活的家园,也是生态建设的重点。乌兰察布市以实现“城镇建在园林中”为目标,大打“山、水、绿”3张牌,采取拆墙透绿、见缝插绿、见地植绿的方式,使山变绿、水成景、绿满城。特别是中心城区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三山两河”自然地貌,打造“山水相依、城景相融”的特色城市景观。
  加强重点区域绿化。乌兰察布市坚持重点部位重点打造,以通道绿化、沿河绿化、环湖(塘坝、水库)绿化、园区内外绿化为构架,大力实施重点区域绿化工程,形成了带状延伸与多点辐射相结合的绿化格局。
  在通道绿化上,乌兰察布市坚持“路修到哪里、绿化就延伸到那里”,走在乌兰察布,仿佛游历在一道道绿色长廊中。截至2014年,全市累计完成通道绿化1950公里,栽植各类苗木3300万株。
  在园区内外绿化上,乌兰察布市牢固树立“园林装点园区”、“变企业为花园”的理念,实施了一批绿化精品工程,逐步实现了由单纯绿化造林向生态景观建设的转变。
  环境保护是发展的要素
  生态环境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发展要素,没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人们的生存就会受到严重威胁,更谈不上发展。
  乌兰察布市委、市政府按照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要求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坚持保护优先,在保护的基础上加快发展,以“升级与转型并重、淘汰与置换并举”的思路,算长远账、打组合拳,集中开展污染治理。
  下好“腾笼换鸟”棋。作为欠发达地区,乌兰察布产业层次低,落后产能相对集中,在“保饭碗”与“砸饭碗”的艰难抉择面前,市委、市政府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重拳出击淘汰落后产能,为新上先进产能腾出了大量空间。
  下好“治污增效”棋。工业经济结构单一,高耗能产业比重大是乌兰察布产业结构的主要组成形式,环境保护压力十分突出。为此,乌兰察布市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换代步伐,出重拳治理环境,坚决不要带污染的GDP。乌兰察布市集中开展了重化工企业环保整改专项行动,全面整治影响大气污染防治的突出问题,逐步降低对矿产资源的依赖,减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从源头防止污染发生。
  下好“集中集聚”棋。立足现有发展基础,兼顾产业空间布局与资源分布,乌兰察布市提出了“企业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循环转型”的思路,按照“依托一批龙头企业、吸引一批相关企业、发展一批特色企业、形成一批生产基地”的路径,建设了13个体现本地特点、发挥本地优势的产业集聚区。
  绿色发展是群众的期盼
  绿色发展是大势所趋、转型升级之要、人民群众之盼。发展绿色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乌兰察布市委、市政府坚持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一起推进、经济竞争力与环境竞争力一起提升,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一起发展,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之路。
  发展“绿色”农牧业。依托地理、气候、区位、交通等优势,乌兰察布市大力发展薯、蔬菜、肉、乳等主导产业,着力建设绿色农畜产品输出基地。截至目前,全市获得“无公害、绿色、有机”认证生产面积达441万亩、产品224个、年产量400多万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3个。
  发展“绿色”工业。乌兰察布市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能源、电子、医药等新兴产业。坚持火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三路并进,打造清洁能源输出基地。截至目前,全市火电总装容量达617万千瓦,新开工火电装机200万千瓦;风电并网装机容量42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44万千瓦,为京津地区源源不断输送着清洁能源。
  发展“绿色”服务业。依托独特的区位、便利的交通和丰厚的自然人文资源,乌兰察布市着力打造现代化区域性物流中心和区域性草原文化旅游中心,使第三产业在地区经济中的比重逐年增加,成为拉动经济增长、推进绿色发展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