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存根: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促进乡村绿色发展

发表时间:2020-04-20 来源:《中国生态文明》杂志 作者:陈存根

□ 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研促会特邀咨询专家、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原副书记 陈存根

 

十堰市翠峰环抱,碧波荡漾,拥有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道教圣地武当山,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源头丹江口水库,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是国家北水供给的生态重镇,是名副其实的森林城市、园林城市、卫生城市、宜居城市。在十堰召开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年会,交流建设生态文明的成就、经验和体会,很有意义,是我们难得的学习机会。建设生态文明内容博大精深,促进绿色发展任务艰巨复杂,围绕会议主题,我仅就促进乡村振兴、绿色发展、助力生态文明建设谈一点粗浅想法,供大家参考。

 

一、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坚持生态文明,科学经营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

1. 充分认识山水林田湖草对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的决定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林和草,这个生命共同体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并强调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生命共同体的提出是我们党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一次飞跃,我们要深刻领会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进一步认识在乡村振兴、绿色发展中,山水林田湖草所具有的基础性、根本性、永久性的重大意义。

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有机统一、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协同发展、不可分割、充满生命过程的大生态系统。这个大生态系统通过物质和能量流动维持动态平衡,一旦某个因素发生变化,超过自身调节阈值,必将打破系统平衡引发逆行演替。历史上,国内外由于人类对自然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引发重大自然灾害的例子不胜枚举。山水林田湖草是人类生存之本、发展之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经济绿色发展,必须依靠山水林田湖草源源不断地提供物质供用。所以,全社会都必须明白“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必须始终保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基础性地位,必须始终保持山水林田湖草有机和谐、相互平衡、相对稳定的动态特征,必须始终保持山水林田湖草自我调节、自我恢复、持续发展的勃勃生机。

2. 保护山水林田湖草的任务仍然艰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也出现了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对此,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战略措施,全力以赴保护自然资源,防治污染,修复改善环境,力度大、进展快、成效好。但是,保护山水林田湖草、减轻资源压力、防治环境污染的任务仍然艰巨。

水资源匮乏。我国人均占有量少,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 1/3,且分布严重不均,降水量分布从东南超过 3000 毫升到西北递减至少于 50 毫升。水污染严重。约有 50%-70% 的 河 流 受 到 污 染, 劣五类质水占比 6.7%。地下水污染也同样存在。耗水量大效率低。农业灌溉用水占我国水资源的约 60%,但使用效率仅 30%-40%,低于发达国家 70%-80% 的水平,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据估计 到 2030 年 前 后, 我 国 水 资 源年 消 耗 将 达 到 7000 万 - 8000 万m³,几乎接近我国年度可用的水量 8000 万 - 9000 万 m³。

森林覆盖率低,蓄积量小,林分质量不高。我国森林被覆率 22.96%,低于全球 30.7% 的平均水平;森林面积 2.2 亿公顷,人均 0.16 公顷,仅是世界水平 0.55 公顷的 1/3; 蓄 积 量 175.6 亿 m³,人均 12.35m³,仅是世界水平 75.65m³ 的 1/6;每公顷蓄积量 94.83m³,仅 是 世 界 平 均 水 平 130.7m³ 的 72%。植树造林中无性繁殖的苗木占的比重大。不少地方是山绿无树,有树无林,有林无材。

耕地面积少。我国国土面积虽大,但可耕地不多,人均耕地面积小。我国耕地总面积约 20 亿亩,人均耕地面积仅 1.4 亩,不到世界人均耕地的一半,排世界 126 位。加拿大人均耕地面积是我国的 18 倍,印度人均耕地面积是我国的 1.2 倍。可耕地分布不均,在我国“胡焕庸线”东南 43% 的国土,承载了全国 94% 左右的人口,创造了全国 96% 的 GDP; “胡焕庸线”西北 57% 的国土,仅供养全国 6% 的人口,其生态环境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农田占用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耕地被占用。据统计,1978 年 - 1997 年全国耕地面积累计减少 2.4 亿亩,净减少 6975 万亩,年均减少 375 万亩;1985 年 - 1996 年年均减少 750 万亩;1999 年 - 2015 年年均减少 350 万亩。虽有显著下降,但总量仍很可观。土壤污染严重。农业过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工业排污、排废造成了大量土地污染,其中以化肥农药和重金属污染为最。根 据 2014 年 调 查 数 据, 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 16.1%,其中耕地点位超标率 19.4%,林地 10.0%,草地 10.4%,未利用地 11.4%。土壤污染仍有加剧的趋势。土壤侵蚀面积大。据 2010 年调查数据,轻度侵蚀以上面积达 477.8 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监测总面积的 50.26%,其中水蚀 77.51%,风蚀 17.54%,冻蚀 4.96%,这造成了土地肥力下降,生产力降低。同时,因矿区塌陷造成耕地表土层破坏,也出现了不少不宜耕种的土地。

湖沼状况不容乐观。我国虽然湖多,约 2.4 万个,但总面积不大,仅 8 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总面积的 0.8%,缺大湖、淡水湖、且分布不均。由于人类活动、经济开发、工程建设、植被破坏等原因,许多湖泊面临水体营养化,水质污染严重,湖泊萎缩减少甚至干涸、湖水咸化加剧,不可持续的状态令人堪忧。

草原面积广袤,生态环境脆弱,生产力低。我国有天然草原 3.928 亿公顷,占全球草原面积的 12%,为世界第一,但分布不均, 80% 的草原分布在干燥寒冷的北方,仅 20% 分布在温湿的南方。生态环境脆弱,草原沙化严重,生产力不高,载畜量仅为美国的 1/7,新西兰的 1/8。

综上所述,在自然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状况没有彻底改变之前,保护山水林田湖草这一民族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3. 必须深入研究山水林田湖草的作用机理和动态规律

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大的自然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有着非常复杂的能量交换和动态演替。同时,山水林田湖草又分别自成相对独立的子生态系统,有着自己独特的运动规律。要规划好、保护好、经营好这个庞大而复杂的生命共同体,就必须深入研究整体和各自动态演替规律和相互作用影响。过去,由于学科和行业的分隔,子系统研究相对系统深入,而对在生命共同体这个大生态系统中,他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能量交换、动态发展的规律和机理则研究较少,缺乏系统深入的了解。

同时,总体来看,近年来,对山水林田湖草的野外调查、定位研究、实地观测、经营技术也有不同程度的忽视和放松,室内研究多了,野外调研少了;计算模拟多了,实地测定少了;理论对策多了,具体技术少了。所以必须大力倡导野外调查研究,深入现场观测,通过掌握第一手数据,继续深化子系统发展规律、作用机理的研究,同时积极开展对生命共同体大系统的整体深入探索,为统筹规划、严格保护、科学经营、合理利用山水林田湖草提供坚实可靠的科学依据。

4. 统筹规划、综合施策、多措并举、科学经营好山水林田湖草

保护好、经营好山水林田湖草,充分发挥生命共同体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必须统筹处理好生命共同体与山水林田湖草各自的关系,全局与局部的关系,人与山、水、林、田、湖、草的关系。处理好这些关系,关键是要纵观全局、统筹规划,在大的空间尺度下,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综合考虑区域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开发利用强度和生态环境压力,区域生态环境特点,尽量避免因人类重大活动对生命共同体平衡造成重大负面影响。在小的空间尺度上,要综合考虑区域生态资源特点、人口因素、产业布局、城镇化趋势和乡村振兴,从而统筹考虑,科学规划,综合施策,既解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又保护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实现可持续发展。

山水湖田林草的经营管理,纵向涉及从中央到地方的不同层级的人民政府,横向涉及发改、财政、自然资源、农业、水利、环保等多个政府部门。编制规划、制定政策、实施工程,要真正做到科学准确有效,必须上下无缝衔接,横向密切配合。决策“一盘棋”、实施“一张图”,兼顾山上山下、陆上水上、地表地下、河流湖海各个方面,确保政策到位、措施落实、事半功倍。要处理好保护与经营的关系,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和普及应用,破解保护与经营中的关键技术,既落实依法依规的严格保护,又进行积极科学的经营利用,从而充分发挥山水林田湖草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做到绿水青山永续利用。

 

二、大力推广绿色种植、绿色养殖、绿色生产,促进生态文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乡村振兴,说到底还是要靠产业发展,做到绿色、优质、高效、可持续,从而保证农业持续发展、农村繁荣兴旺、农民安居乐业。

1. 乡村振兴的出路在于振兴农业产业,做强、做优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

乡村振兴靠产业发展,对农业、农村、农民而言,首先还是要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这既是“三农”的本质属性,也是“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 的 根 本 保 障。 我 国 是 一 个 有 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农业的精耕细作一直是我国的光荣传统,也是我国历史上农业高度发达、持久不衰的重要原因。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党中央一直高度重视 “三农”工作,但由于工业化、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加上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种植业、养殖业不同程度的衰退,也限制了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出现了一些地方农业落后、农村凋敝、农民贫穷的现象。为了实现乡村振兴,各地也开展了各种探索,出现了许多新的业态,取得了不少成绩,值得充分肯定。但解决“三农”问题归根结底还是要靠做强、做优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因为它是农村开创其他业态的基础,发展的源泉。没有发达的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也就没有农业,没有农村,没有农民,更谈不上依托“三农”的其他业态。所以必须实施振兴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战略,从战略规划、政策引导、财税优惠、经营方式、生产资料、科技服务、市场流通等各个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做强、做优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为乡村振兴、绿色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2. 农业产业振兴的出路在于转变生产方式、实行绿色生产

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既要保证足够的量,做大;还要保证竞争力,做强;更要保证产品的质,做优,从而实现可持续。所以必须坚持生态文明的理念,大力推广绿色种植、绿色养殖、实现绿色生产。目前,我国农村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缺乏优质农产品品牌发展战略规划。生产多处于自发、无序、跟风状态,技术创新不足,没有能力把握市场动向,难以提供满足消费者要求的有效供给,导致大量新兴消费需求外溢,国内购买力大量流向国际市场。二是农产品污染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显示,我国农业种植业、畜禽养殖业、水产养殖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流失)量为:化学需氧量 1324.09 万吨,总氮 270.46 万吨,总磷 28.47 万吨,铜 2452.09 吨,锌 4862.58 吨,解决农业污染问题迫在眉睫。三是缺乏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牌产品,无法形成市场优势,加之我国农产品加工业起步晚,虽然企业数量不少,但做大做强做优的不多,尚未形明显的市场优势。所以,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必须实行绿色生产,严格执行标准规范,树立品牌意识,种、养优良品种,运用先进技术,降低化肥农药用量,大规模生产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以及无添加的农产品加工产品,形成优质产品品牌,大幅度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从根本上提高附加值,从而实现全面振兴。

3. 转变生产方式、实行绿色生产的出路在于从根本上提高农业产业的技术水平,促进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

转变农业传统的生产方式,关键还在于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推广应用,在于从根本上提高农业产业的技术水平。农民是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的主体,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的现代化取决于农民的现代化,必须用科学技术培养新时代的新型农民。一直以来,我国农民基本上没有经过正规系统的农业从业技能培训,多是通过言传身教和亲自实践、个人感悟传承的,很难适应符合生态文明理念的规模化、专业化、商品化绿色生产。所以要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让他们熟练掌握绿色种植、绿色养殖、科学病虫害防止技术,大幅度降低化肥、农业用量,促进有机肥和生物防治应用,实现种植、养殖、加工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要培养品牌意识,熟悉市场动向,积极发展以地理标志产品为导向的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通过提升农业产业大军的技术素质,彻底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做到产品数量大,质量优,品牌强,附加值高,实现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的全面振兴和“三农”的可持续发展。

 

三、坚持宜业宜居宜游田园化,彰显生态文明,建设城乡融合发展的美丽家园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建设美丽乡村必然成为振兴乡村的主要任务。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乡村,如何建设乡村,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 乡村建设要突出宜业的生产要求

美丽乡村建设首先要科学规划产业发展、土地利用、村落房舍、基础设施等。土地利用,总规、控规、详规乃至单体房屋,以及其他基础设施设计和施工建设一定要考虑农村的特点、产业发展和农民从业的需要,体现适宜、便利、服务、促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要求,充分发挥当地的各种资源优势,从而形成从事现代农业生产的各种必要、充分条件。通过宜业的乡村建设,集中培育发展优势主导产业,形成“一村一业、一村一品”或“一乡一业,一乡一品”的地域品种特有、产品质量特优的特色产品经济格局。将特色产业规模化、专业化、商品化,逐步在市场上树立特色产品品牌,不断提高品牌价值和效益,引导农民在当地就业、创业发展。通过做大、做强、做优地方特色产业,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从而达到就地就业乐业。要改变目前村是村、舍是舍、业是业,不能有机配套、有效服务的状况。

2. 乡村建设要满足宜居的生活需求

乡村规划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一定要符合绿色环保、便利舒适、卫生健康的现代生活要求。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 , 优化各类用地之间的关系,完善村域交通、基础设施和各类公共服务设施,优化水、电、路、气、房的相互配套。加大乡村环境整治,有序推进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和沟渠改造。加大推进农村清洁工程,因地制宜发展沼气,加快推进农村家庭改厕,特别是加大养殖场畜禽粪污综合治理与利用的设施建设,强化对农村病死动物、农药包装物、农用薄膜以及秸秆等有机垃圾集中收集和无害化处理,不断改善农村生活生态环境和农民的居住生活条件,营造洁净、优美的村容村貌,从而实现乡村安居。

3. 乡村建设要彰显地域特色、文化品位、田园风光

乡村规划建设一定要彰显地域文化特色、建筑风貌和风俗习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指出,“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 , 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 , 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所以在建设中要防止大拆大建、盖高楼大厦、搞形象工程,特别是让农民上楼。建设中要加大历史文化遗迹、著名古建筑、特色民社民居、优美风景名胜的保护,传承乡村文明发展的根脉,使原有的田园景观与自然风光得以保护、修复和提升,使特色产业、特色生态、特色文化与田园风光、田园建筑、田园生活及美丽乡村、宜居乡村、活力乡村有机融合。要坚决克服乡村建设“百乡一貌,千村一面” 的问题,突出地域特色,展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在全国各地形成的民居特色、民风精神、民俗文化的绚丽多姿形象,“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让乡村自然成为而不是刻意建设具有乡村旅游、田园体验、休闲度假功能的旅游小镇、特色小镇。

4.乡村建设要推进城乡融合,提高乡村管理水平和生产生活质量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定要推进城乡融合,引进城市资源,加快振兴步伐,提高乡村的管理水平和农民生产生活质量。要引进现代城市先进的管理方式,不断提高乡村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要以新型城镇化为依托,创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和生产经营模式,构建农业与城市二、三产业有机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要完善乡村电子政务、商务,统筹城乡物流,实现城乡生产与消费多层次、多方位对接和优质农产品城市直销。要完善农村基本医疗制度,改善乡村医疗卫生条件,建立城乡结合的医疗卫生服务保障体系,全面提升乡村医疗保障水平。要统筹规划城乡共用设施,畅通城乡交通连接。通过这些具体措施,逐步形成城乡居民权益平等、公共服务均等、个人收入均衡、要素配置合理、产业有机融合的城乡一体化乡村发展新格局。

 

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倡导生态文明,夯实乡村农民的社会价值观和思想道德基础

1. 加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宣传

在 2018 年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全面系统清晰地阐明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调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制保护生态环境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新时期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家园的总遵循、总指针、总方略。乡村振兴要走绿色发展之路,就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努力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思想观念、规划决策、政策扶持、科技支撑、措施推进、文化熏陶等各个方面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发展理念,推动乡村社会、干部群众形成崇尚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风尚、风俗习惯、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不断增强乡村社会绿色发展的定力和实力,助推乡村振兴,建设生态文明。

2.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乡村文化建设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通过深入挖掘传统文化蕴含的生态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树立乡村文明典范,弘扬浩然正气和社会主旋律,促进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升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气象。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通过正向激励、宣传教育、典型引导、物质和精神奖励等机制,调动和激发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党和政府制定的乡村文化振兴方针政策落到实处,以文化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不断提升乡村广大农民的文化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

3. 加强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宣传优秀传统文化

要大力加强乡村各类文化服务设施建设,为广大乡村农民大众学文化、用文化、开展文化活动提供场所,为活跃乡村文化创造条件。要通过多种方式,系统展示乡村发展历程、地方文化和人文精神,传承文化遗产,鼓舞振兴干劲,激发爱村热情。要大力学习、宣传先贤古人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顺天应时”的理念和“天时、地利、人和”的思想,倡导诸多历史名人家书家训中的优秀内涵,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态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促进乡村干部群众自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按自然规律生产、按自然规律生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新的发展理念指导形成新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风俗习惯,道德准则规范,让尊崇自然的美德,绿色发展的政德,爱护环境的公德,尚俭戒奢的品德成为新时代的主流时尚文化、社会靓丽风景。

 

五、建立健全法律制度乡规民约,维护生态文明,形成科学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1. 要建立健全县乡两级维护生态文明的规章制度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自然和谐共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绿色发展,县、乡两级是具体实施的行政单位,建立健全维护生态文明的规章制度,尤为重要。要建立县、乡两级行政首长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责任制,完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差异化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考核、生态环境损害追究和违法污染排放严惩重罚等方面的规章制度,从而形成和保持保护生态环境的高压态势。要建立健全县、乡两级领导班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绿色发展的考核机制,并将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干部“擢拔” 和“贬黜”的重要依据,从而形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绿色发展的长效机制。要加大乡村干部群众以维护生态文明为主要目地的普法教育,提高法治素养和法治观念,增强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充分发挥法律在维护生态文明、保护乡村环境、支持产业发展、规范市场行为、维护农民权益的作用。通过增强法治意识,形成守法习惯,实现乡村公平正义,秩序井然,生态文明,安居乐业。

2. 要组织引导农民制定明了易懂、简单易行、具体易查的维护生态文明的乡规民约

乡村要文明,村民是关键,要大力提高村民的自治能力和自治水平。通过健全民主商议和民主决策,建立共同遵守、互相监督的乡规民约。乡规民约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通俗易懂的语言、可以感知的内容、清晰明确的要求,将与生态文明建设有关的日常生产生活行为规范起来,并纳入日常村务管理。要引导群众积极开展清洁家园活动,实行垃圾分类,整治乡村死角,防止环境污染,自觉摒弃生活陋习,不断增强社会公德,主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绿色生产,实现家园和谐、乡村美丽。

3. 要建立施行村民维护生态文明的奖惩制度

通过制度建设,大力弘扬崇德向善、仁义忠孝、勤俭持家等优良传统,促进乡村社会尚德、向善、友爱。通过评选树立坚持绿色发展、促进生态文明的模范家庭、先进个人等,使村民学有榜样,追有标杆,促进形成建设生态的文明乡风、淳朴民风、良好家风和勤俭作风。要实施违反乡规民约、污染乡村环境、危害生态文明等不良行为的惩戒措施。要在普通村民中,通过法治、德治、自治三管齐下,倡导有机生活,鼓励绿色生产,爱护生态环境,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 

(本文为作者在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十堰年会上的演讲,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