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发表时间:2019-05-08 来源:《中国生态文明》杂志

近年来,各地方各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的指导下,采取积极有力措施,认真组织实施《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深入开展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十年中国行动(2011-2020年),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一是生物多样性保护逐步纳入各类规划和计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将维护生物多样性作为生态保护与修复的重点工作进行部署。相关部门制定实施《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30年)》《长江珍稀水生生物保护工程建设规划(2016-2030年)》《重点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方案》《中华鲟拯救行动计划(2015-2030年)》《长江江豚保护计划》等规划和计划,明确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

二是就地与迁地保护网络不断完善。就地保护方面,全国已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2750处,总面积约147万平方公里,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5%,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74个,总面积超过97万平方公里。开展国家公园建设试点,新批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137处,并通过国家沙漠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等保护地建设,形成类型比较齐全、布局基本合理、功能相对完善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有效保护了天然河流、湖泊、湿地等自然水生态系统和大多数重点野生动植物种类,部分珍稀濒危物种种群逐步恢复。

迁地保护方面,科技部建立形成极小种群植物种质资源保护、扩繁等技术体系;住房城乡建设部引导各地依托植物园、动物园加强珍稀濒危物种迁地保护;农业农村部组织实施长江江豚迁地保护行动;中科院、中医药局分别加强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和种质资源库管理;林草局编制《珍稀濒危植物回归指南》等。

三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监督检查力度不断加大。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林草局等部门,严肃查处甘肃祁连山、新疆卡拉麦里等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事件,配合中纪委严肃查处秦岭北麓西安境内违建别墅问题。联合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10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涉及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监督管理的通知》,切实规范自然保护区内开发建设活动。联合自然资源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等7部门联合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林草局开展“绿剑”全国自然保护地大检查,重点督办存在问题的林业自然保护区。

四是生物多样性基础调查及科研稳步推进。科技部组织实施“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重点专项。自然资源部在土地整治区域设立野外观测与研究基地,开展典型露天煤矿复垦生物多样性恢复研究。生态环境部联合中科院发布四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开展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调查。水利部组织各流域机构开展全国13个主要河湖水生生物调查,进行河湖健康评估。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部署地方开展区域性重大危害入侵物种调查、南方11省重点水域水生外来入侵植物监测。中科院启动“美丽中国”先导专项、“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安全格局”等项目。中医药局开展中医药传统知识技术研究。

五是生物多样性宣传和国际合作不断深化。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和新华社、人民日报社、光明日报社等200多家媒体机构持续开展生物多样性宣传,普及生物多样性知识,提高公众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生态环境部指导各省(区、市)生态环境厅(局)开展“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活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林草局、中医药局等开展“4·22地球日”“6·25土地日”“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世界湿地日”“国际森林日”“加强草原生物多样性保护 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关爱水生动物 共建和谐家园”“中药资源 健康之源”等主题宣传活动。不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切实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及其议定书、《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湿地公约》。公安部、林草局、海关总署积极参加打击野生动物犯罪国际联合执法行动。商务部、中科院、海关总署等举办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培训班、研讨会。

2016年12月9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决定,由我国举办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COP15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大会将评估《公约》过去十年战略与行动计划的执行情况,确定2030年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制定2021-2030年全球战略。中国将尽全力履行好东道国的义务,尽力把这次大会办成顺利、圆满、成功的大会。

(本文根据2019年2月13日召开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会议上生态环境部所作的情况汇报和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部长李干杰在3月11日举行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记者会的相关内容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