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建设】生态文明“加减乘除”的蔡甸答卷
发表时间:2023-11-20
来源:《中国生态文明》杂志2023年第3-4期合刊
生态文明“加减乘除”的蔡甸答卷
中共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委 武汉市蔡甸区政府
位于长江、汉江汇流平原的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做好生态文明“加减乘除”四道题,深入实施绿水青山生态品质提优工程、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行动,建设美丽蔡甸,以生态幸福回报62万蔡甸人。
答好“降碳”除法题
积极稳妥推进“双碳战略”
蔡甸区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进实施碳达峰行动,共建绿色都市圈,推动清洁能源低碳转型,坚决遏制“两高” 项目盲目发展。
2014年落户蔡甸的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于2021年被列为湖北省首批近零碳城镇试点。中法生态城以国际视野,秉承低碳市政理念,建设能源站,实现100余万平方米建筑的集中供冷采暖。其中的低碳智慧产业园建立“光储直柔”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实现能源按需分配,获颁北京绿色交易所碳中和证书。
千子山循环经济产业园内,生活垃圾通过焚烧发电,每年总发电量约2.7亿度。
“十三五”期间,蔡甸区超额完成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目 标。2014-2022年,单位GDP能耗从0.2794吨标准煤/万元下降到0.1799吨标准煤/万元,下降率为35.6%。
答好“减污”减法题
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
蔡甸区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聚焦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久久为功。
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改善“气质”。持续开展机动车排放、重污染天气、臭氧污染、餐饮油烟、恶臭异味等大气污染综合治理。2015-2022年,蔡甸区空气质量优良率从58.9%上升为89.7%。2022年空气优良率位居全市和全省县域经济一类区县考核第一名。
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提升“水质”。蔡甸区持续加大通顺河、后官湖等水体的治理和修复。2020年以来,蔡甸区地表国控断面水质优Ⅲ比例为100%,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劣Ⅴ类湖泊、黑臭水体消除任务。不断完善污水收集系统,持续推进雨污分流改造,建设城镇排水管网共计560公里,因地制宜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确保清水入江。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保障“土质”。深入推进“无废城市” 建设,持续开展军山、横山等矿区整治和土壤修复治理,加强工业废物、危险废物的利用处置,切实保障土壤安全。积极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及无害化处理和村湾、河湖周边“五清”工作。
答好“扩绿”加法题
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
蔡甸区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面保护和修复全区的生态系统。全区林地总面积11064公顷,拥有2个省级森林公园、4大重要湿地,沼泽、湖泊、河流、内陆滩涂等天然湿地面积146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6%。2022年11月,沉湖国际重要湿地作为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唯一郊外参观现场,吸引世界目光。蔡甸区扎实做好湿地大会“后半篇文章”,继续擦亮沉湖的“金字招牌”。今年1月,沉湖湿地越冬水鸟达10.4万只,再创历史纪录。其中不乏国际濒危物种青头潜鸭、白鹤,国内罕见的大红鹳、白颊黑雁等。
强力推进“绿盾”行动,全面实施十年禁渔。众多世代以打渔为生的渔民上岸成为河湖守卫者。沉湖湿地退养面积7.8万亩,后官湖退垸(田、渔)还湖面积8600余亩。
大力引导公众参与植树造林,开展“村增万树”行动。嵩阳林场成为武汉市首批碳中和林基地。近五年全区森林蓄积量增加31万余立方米。
沉湖湿地苇雾飞鹭
答好“增长”乘法题
加快绿色发展步伐
蔡甸区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同步提升,百姓富与生态美有机统一。2022年,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50%,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0%。
大力招引“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的企业,激发绿色低碳新动能。近2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和质量都明显增加。其中,仅武汉中德国际产业园就落户130余家重点企业,含外资企业50余家。
充分发挥全域旅游品牌优势,构建全域旅游沉浸式大景区。统筹九真山、花博汇、野生动物王国、金龙水寨等资源,打造现代文旅产业,带动乡村振兴。蔡甸区文旅发展指数评分在湖北省县域经济排名中连续两年稳居榜首。今年2月,全国乡村文化活动“大地欢歌”在此启动。
以高品质生态环境为支撑,锚定高质量发展。蔡甸区加快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以生态之美催生发展之变,奋力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蔡甸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