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凝聚合力擦亮绿城蓝天

发表时间:2015-01-05 来源:中国环境报
  2014年10月12日,第45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落下帷幕。 
  “这是一座欣欣向荣的城市,一座赏心悦目的城市,这里清新的空气、绿色的草木、秀美的风景都令我流连忘返。”赛后国际体操联合会主席布鲁诺·格兰迪对南宁这样评价。 
  南宁的变化不仅让访客赞叹,更让生活在此的人们感到惊喜。2014年,不少南宁市民欣喜地发现天蓝云白、风清气爽的日子越来越多。 
  事实的确如此,2014年,南宁市环境空气质量实现明显改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92天,优良率为80.0%,与2013年同期相比,优良率上升5.0%,优良天数同比增加19天。大气污染物中SO2浓度同比下降21.1%;PM2.5浓度同比下降10.9%。全市境内主要流域8个监测断面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 
  天湛蓝,水清澈,空气澄净,环境清洁。这份成绩来之不易。 
  顶层设计承载民生情怀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为此,南宁市将大气污染防治作为重要惠民工程,列入2014年政府工作主要任务,制定《南宁市大气污染防治2014年度实施计划》,提出“二氧化硫排放总量较上一年增长控制在5%以内,氮氧化物排放总量计划比上一年减少5%”的具体目标。实施涉及燃煤锅炉淘汰、工业二氧化硫治理、工业氮氧化物治理、油气回收、落后产能淘汰、重点行业清洁生产、能力建设、监测预警应急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共289个大气污染防治重点项目。
    “到2016年底,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达标,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细颗粒物(PM2.5)浓度不大于50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确保达到75%以上,力争达到80%。”通过出台《南宁市大气污染防治三年行动方案》,确定大气污染防治目标任务和时间表,提出“一年打好基础、两年全面推进、三年有效控制”的目标,明确了10个污染防治行动、36项具体措施。 
  南宁市成立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市长亲自挂帅,多个相关职能部门参与其中,建立起严格的督查问责机制,将大气污染综合整治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绩效考核。 
  一项项硬性指标相继出台,一条条刚性措施接连落地,一系列政策法规颁布实施,为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撑,彰显出市委市政府铁腕施策治理污染,自我加压改善民生的魄力和决心。 
  发展和保护并重实现双赢 
  南宁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围绕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的战略目标,将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生存之基、发展之本,坚守生态环保和经济发展两条底线,努力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 
  环境污染问题从根本上说是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的问题。调结构、转方式是治理污染、改善生态的治本之策。 
  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淘汰落后产能,助推行业提升。以造纸行业为例,2014年拆除南宁糖业制糖造纸厂等6家企业的制浆、造纸生产设备,通过强化淘汰落后产能和装备升级,促进造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014年,南宁市充分发挥规划环评在政府决策中的支撑作用,共完成屯里凤岭北片区污水专项规划等5个专项规划环评审查;完成隆安华侨管理区等7个工业园区(集中区)的跟踪环评审查。南宁市规划环评工作在广西实现了三“率先”,即率先完成所有需要开展环评的“十二五”专项规划环评工作;率先总体完成全市所有工业园区的规划环评工作;率先开展工业园区规划调整修编、规划实施超5年的跟踪评价工作。规划环评已成为南宁市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 
  同时,投入财政资金600万元用于鼓励和支持开发利用清洁能源,逐步减少煤的直接燃用。根据南宁市工业企业推广使用清洁能源补助方法,对新建清洁能源锅(窑)炉项目,最高补助达50万元;对在市属开发区、工业园区内投资建设清洁能源集中供热、冷项目的企业,最高补助达150万元。 
  节能减排的精心谋篇布局为南宁市带来丰厚收获。10月24日,南宁市参加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竞争性评审答辩决赛,在参与决赛的16个城市中名列第六,成为国家第三批12个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市之一。 
  全民行动凝聚社会共识 
  随着“哔”的一声和“您已成功还车”的语音提示,早上八点半,市民吴先生将公共自行车停放到离公司最近的租赁站点,随后步行10分钟到公司开始一天的工作。保持这样的出行习惯已有大半年时间,而在此之前他每天驾车上班。 
  作为2014年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南宁市公共自行车租赁体系目前已建成196个站点,投入超4000辆自行车,车辆使用次数高达265万次,日最高使用量突破37800余次。 
   污染防治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也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南宁市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全市一盘棋,全民一条心,各级各部门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建立起最广泛的“向污染宣战”的统一战线。 
  2014年以来,南宁市通过出台考核问责办法,成立领导小组,层层落实责任,持续开展联合执法,发改、经信、城管、城建、环保、气象、公安、交管等各部门在推进污染减排、改善环境质量等方面的任务和职责进一步明晰,各县区、开发区主体责任进一步强化,联动机制进一步完善,形成了“上下联动、部门配合、条块结合、无缝衔接”的工作机制。 
  为进一步深化扬尘污染联防联控工作,2014年全年共及时发布市区扬尘污染联防联控预警59次,向市政府及各成员单位书面通报17期,环保部门联合城建、城管、交通和公安等部门联合组织执法人员1500多人次,检查工地930余家,城市扬尘得到有效遏制。 
  环保部门与气象部门签署《联防联控合作备忘录》,在广西首次建立起南宁市环境数据与气象数据共享资源平台,形成环保与气象监测数据共享机制,实现了环境空气监测数据与气象数据无缝对接。 
  另外,围绕PM2.5、工地扬尘、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等公众关注环境热点,大力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倡导低碳、节俭、绿色的生活方式,营造“人人关心治污,人人理解治污,人人参与治污”的良好氛围。 
  此外,广西首个官方环境质量信息实时发布App让市民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随时随地获取准确、权威的环境质量信息,充分体现公民环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有效推动公众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