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如何保护了那么多第一?

发表时间:2019-05-09 来源:《中国生态文明》杂志 作者:陈勋儒

云南是生物多样性的富集区,其保护不仅是区域性问题,还是全国性、全球性问题。建议对事关全局的生物多样性富集区,建立稳定的保护投入机制,安排国家财政资金支持就地和迁地保护地建设及相关科学研究,比如西双版纳的“退胶还林”工程应该得到认可和支持。

 

云南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之一,在4%的国土面积上,囊括了地球上除海洋和沙漠以外的所有生态系统类型,涵盖了从热带到寒带的各种生态类型,各类物种种数、国家重点保护的物种种数均接近或超过全国的50%,居全国之首,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宝库和西南生态安全屏障,也是全球34个物种最丰富且受到威胁最大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确立了云南发展的新坐标,明确了新定位,赋予了云南各族人民新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希望云南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努力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这就是中国梦的云南篇章。

我们要从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最珍贵的财富,是人类生存繁衍的环境保障和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国家竞争力和高质量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彩云之南素有“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的美誉,多样性的气候与地貌特征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我们要着眼于长远利益和可持续发展,为实现中国梦的云南篇章作出应有贡献。

一、云南的生物多样性在全国乃至世界具有重要地位

特殊的地理位置,复杂的地形地貌,独特多样的气候环境,孕育了云南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云南地处青藏高原至中南半岛的过渡地带,历经多次地质构造运动,地域气候复杂,省内有北热带、南亚热带,南、北温带等多种气候类型,生物区系及自然带各类自然要素呈立体分布的特点。由于大山、大川的阻隔,许多物种剧烈分化,增加了云南物种的多样性。

云南的生物多样性在全国乃至世界具有重要地位。云南是世界十大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的东喜马拉雅地区的核心区域,生物种类及特有类型均居全国之首,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及遗传多样性均闻名于世。

云南的陆生生态系统几乎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态系统类型,水生生态系统既具有淡水生态系统的基本类型,又反映了高原的特殊性。第四纪以来,云南大部分地区未受到冰川覆盖,成为极少古老、原始孑遗种类的避难所,保存了许多珍稀濒危物种,成了“物种基因库”。云南自然资源品类繁多,数量丰富,几乎各种植物、动物都有其适合生长的气候条件。微生物资源种类多,特异性突出。

云南是中国植物种类最多的省份。中国热带、亚热带植物(约108属)在云南均有分布,药用植物5000多种,木本植物4000多种,属国家级保护的树种150多种。由于山川阻隔,还形成了大量特有种,其中有起源古老级种属及孑遗植物和稀有植物。

云南素有动物王国之称。野生脊椎动物种类居全国之首,兽类占全国的51%,鸟类占63.5%,两栖类占38%,爬行类达49%。可谓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地区。云南《鱼类志》显示,云南土著鱼类有9目27科138属近400种。中科院昆明动物所1996年的统计数据为410种,占中国鱼类总数的39%,其中仅产于云南的有40个属240种。

研究表明,动物种类中许多种、属常起源于云南,一些被认为比较原始或古老的属、种,常常在云南首先发现。云南的珍稀濒危动物约占全国的60%,其中许多种为云南特有种和国内唯一分布种,尚有一定数量的孑遗种类。境内分布有很多中国乃至世界珍贵珍稀动物,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46种,占全国近50%,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120多种,占全国的50%以上。

二、云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步入法制化轨道

拥有得天独厚的生物多样性,是大自然对云南的馈赠,守护好这个丰富珍贵的美丽家园,是云南的责任和担当。多年来,云南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正在步入法制化轨道。

一是持续探索体制机制建设。2010年,《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2—2030年)》印发后,云南省于2013年在全国较早发布了《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2—2030年)》,在全省划定了6个优先保护区域,提出了9大保护优先领域、34项保护行动,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确定了目标、任务和具体行动。

二是初步建立了生物多样性保护法规政策体系。颁布了《云南省陆生野生动物保护条例》《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云南省珍贵树种保护条例》《云南省湿地保护条例》《云南省国家公园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在全国率先制定了省级《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草案)》,滇池、抚仙湖、洱海、泸沽湖等九大高原湖泊实现了“一湖一条例”。同时,开展自然保护区专项立法,逐步推进“一区一法”,制定了一系列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政策,发布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丽江宣言、腾冲纲领和西双版纳约定。

三是加大就地及迁地保护的力度。自1958年云南省建立首个自然保护区——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以来,截至2017年底,云南建立了161个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286.41公顷,占云南陆地国土面积的7.3%。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1个,省级保护区38个,州市级保护区56个,县级保护区46个。据云南省第二次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统计,云南就地保护的重点保护植物有131种,药用植物24种,木本植物106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04种。截至2018年底,在自然保护区和保护小区内得到就地保护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共64种,其中分布于全省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极小种群55种,保护区外建设保护小区(点)30处。依托植物园、树木园和保护基地等迁地保护61种,并突破了36种极小种群植物人工繁殖技术难题,成功繁殖苗木10万株。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已保存1万多种植物种子,其中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种子20种94份,保存了28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DNA材料156份。已开展保护的极小种群植物中含有药用植物13种,木本植物43种,国家级保护树种34种。

四是积极推进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工作。云南省依托有关科研院所或高校,相继建立了西南生物多样性实验室、国家高原湿地研究中心、中国昆明高原湖泊国际研究中心、云南生物多样性研究院等一批生物多样性研究平台。3年来,每年在全国率先发布省级名录——《云南省生物物种名录》《云南省生物物种红色名录》《云南省生态系统名录》,为全省生物多样性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建议国家对事关全局的生物多样性富集区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

多年来云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取得了积极成效,但由于不少种类分布区域狭小,多呈零星点和小片状分布,加之全球气候变化、人口增长、人类活动频繁、过度开发利用、环境污染等影响,不少资源生存条件仍日趋脆弱,极易陷入濒危甚至灭绝境地。可以说,云南是什么都有,但什么都少,形势仍令人担忧,亟待进一步加强保护。

云南是生物多样性的富集区,其保护不仅是区域性问题,还是全国性、全球性问题。云南在争做“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过程中,必须从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和深远意义,必须将生物多样性保护放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位置,明确这是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这种战略资源的安全本身就是国家安全重要之一,保护好生物多样性,既是国家利益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利益。

生物多样性富集区的发展,应遵循生态系统内在机理和规律,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增强针对性、系统性、长效性。国家对事关全局的生物多样性富集地区的重大开发项目,既要考虑富集区群众的生存发展,更要考虑其可持续发展,要限制投资开发冲动,真正做到科学决策。对事关全局的生物多样性富集区,应建立稳定的保护投入机制,安排国家财政资金支持就地和迁地保护地建设及相关科学研究。

以云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为例,从上世纪90年代起,橡胶种植业迅猛发展,时至今日,大片热带雨林被橡胶林所取代。大面积橡胶林的种植,既为国家发展作出了贡献,也导致了森林景观的破碎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在流域尺度上15年的长期定点观测数据表明,与天然森林相比,每公顷橡胶林每年向等沟少提供2000吨水,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管沟溪流断流,给部分村民生产生活用水带来影响。同时,对橡胶林病虫害的大规模化学防控又会带来环境污染。进行“退胶还林”,解决橡胶大面积种植所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促进橡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时机已成熟。

在自然状态下,由裸地恢复到形成热带雨林大约需50年,但应用恢复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仅需20~30年即可恢复。建议结合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物廊道建设、水土流失控制和江河汇水区保护、公里沿线及重要城镇周边景观优化,将100万亩左右橡胶园还成天然林,应用恢复生态学的最新成果,结合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几十年的研究实践,形成有效、低成本、适宜大面积应用的技术规程。同时,还可结合当地珍稀濒危植物回归种植,发展珍贵用材树种。这类项目应该得到中央认可并给予一定的政策和经费支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有山才有林,有林才有水,有水才有田,有田才有粮,有粮才有人。我们坚信,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坚守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云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一定会取得更好成效。

(陈勋儒,云南省原副省长、省政协原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