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大坡:生态画卷 醉美田园

数十名来海口度假的武汉游客,骑着自行车悠闲地在海口市大坡镇田心村周边畅游
有一种美,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有一种渴望,叫做回归自然,体验生命本真的乐趣,做一个简单而纯粹的人。
位于海口市琼山区最南端的大坡镇,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她默默地将农耕文明传承了千年,勤劳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觉守护青山绿水、保护生态家园,已融入这里一代代人的生活习惯。
因为简单纯粹,所以精神更加饱满,团结互助、无私奉献已渗透进大坡人的血液。在这个贴近自然和心灵的地方,厌倦了都市喧嚣的人来了,便不想离开。
千年农耕文明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大坡是海口远离城市圈的偏远乡镇之一,但它并不贫瘠,这里人少地多,且土壤肥沃,发展农业生产条件便利。
据大坡镇镇长张浩介绍,目前大坡胡椒种植面积已达1.2万余亩,收获面积约1万亩,年产胡椒约1800吨,占全国胡椒产量约80%。
因为农业种植养殖业的丰厚回馈,这里不少村庄盖起了整齐划一的洋房别墅,红砖碧瓦的庭院小屋,掩映于古木苍绿的碧野,别有一番意境。
是的,行走大坡,最让人倾心之处就在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妙。在著名的“鹭鸟天堂”田心村,村民自觉爱鸟、护鸟的故事远近闻名。村民小组长陈永福说,村民从不乱砍树木,不打鸟,“就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生态环境”。
大坡镇委书记杜梅英说,正是当地村民淳朴而浓郁的生态观念,造就了大坡良好的生态环境,2013年,在琼山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大坡进一步完善村庄净化、硬化和绿化工程,目前已率先全省成为第一个实现文明生态村100%覆盖的乡镇,整洁有序的村庄、清新的空气、美丽的田园风光,正吸引着一拨又一拨游客来到这里。
红色革命文化 传承互助奉献精神
在大坡中学,校园里的几株白玉兰依旧芬芳。一生倾其所有奉献教育的陈起贤老人,是人们心中弘扬师德的一座丰碑,他那无私大爱的感人事迹,也让人们永远记住了这里。
然而,究竟是什么塑造了这样一位老人?张浩说,自革命战争年代开始,一种无私奉献、舍己助人的精神已经在大坡生根。
有史料记载,大坡镇是海口著名的革命老区,全镇将近一半的村庄都流传着革命年代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奋斗史,其中最有名的塔昌村被称为“英雄村庄”,该村因掩护冯白驹、刘秋菊等琼崖纵队领导人驻足、藏身,曾数次惨遭敌军屠戮,57名村民烈士英勇献身,捍卫了特殊年代的军民鱼水情。
如今,塔昌村的红色革命历史文化室已成为后人瞻仰革命先烈的一处人文景致,市民游客来到这里,可以在欣赏田园美景的同时,缅怀历史。
绿色生态产业 撑起经济一片天
2013年,海口市琼山区开始着力打造“鹭野乡情”乡村旅游休闲片区,美丽的大坡被越来越多市民和外地游客所发现。
琼山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鹭野乡情”乡村旅游休闲片区以大坡镇福昌田洋片区特有的绿色生态为背景,以丰富的植物景观和经济作物多样性为载体,以乡村文化、田野风光、休闲体验、农事活动为特色,将发展休闲农业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打造人们回归自然、感受红色文化的精神家园和放松身心的休闲度假胜地。
有数据显示,去年“鹭野乡情”乡村旅游休闲片区接待游客突破5万人次,营业收入达168万元,旅游产业发展,成为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又一重要来源。
“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成为大坡镇绿色崛起的优势,而实现绿色崛起,最核心的支撑在于产业振兴。”杜梅英自豪地说,绿色生态产业不仅有效促农增收,同时进一步优化了农村环境。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坡有自己独到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