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绿色发展典型实例研究

发表时间:2023-12-14 来源:《中国生态文明》杂志2023年第3-4期合刊 作者:刘圣泉 顾晓璇

  为了守护好八桂大地的山水之美,在推动绿色发展上实现更大进展,广西近年来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加快构建生态文明强区,全区各地涌现出许多绿色发展的典型实例。这些成果体现在工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矿山生态修复、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整治等方方面面,是广西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
 
  一、工业绿色发展,以来宾造纸行业破解白泥污染治理为代表
  白泥从“赔钱货”变成“抢手货”,污染性废渣赤泥经过若干工序后变成水泥再次应用,蔗糖业实现循环经济生产,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大幅提高。
  近年来,广西持续发展生态工业,既解决了治污难题,改善了生态环境,也促进了本地特色工业快速发展。其典型代表是来宾市采用新技术破解白泥治理难题。
  来宾市制浆造纸企业白泥产生量占全区50%以上,如何破解白泥污染治理难题,让造纸行业高质量发展,是来宾的必答题。
  对于造纸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苛化白泥的处理,国内外都没有较好的现成技术,填埋或堆放易受自然因素影响造成水资源和土壤污染。来宾市每年产生的白泥约25万吨,有一半左右以填埋方式处理,给环境污染治理造成很大压力。
  针对来宾市白泥治理问题,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将其列入“帮企减污”工作重点,积极搭建平台,指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通过生态环境部门与企业的不断探索,来宾市逐渐总结出一套比较成熟的白泥烧结砖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白泥的出路问题。将白泥应用于砖瓦烧结新工艺,研发的低硫排放的白泥烧结砖及其制备方法获得国家专利,解决了当地造纸、砖瓦两个行业的治污难题。
  研究发现,在制砖时加入10%左右的白泥,能很好地起到固硫脱硫作用,制砖过程中二氧化硫产生量减少了80%左右。从前末端脱硫每天需投入1.5吨左右的片碱,费用达8000元。如今用白泥脱硫(前端固硫烧制、末端白泥脱硫),一天约用30吨白泥,运费和工人工资只需大概300元,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制砖加入白泥后,还能减轻机械腐蚀和磨损,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产品销售量也随之提高。新工艺应用后,白泥治理找到出路,省掉了填埋场征地及设计、维护、运输等一系列处理白泥的费用,每年基本可以实现白泥产销平衡。
  来宾市白泥烧结砖及其制备方法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科技效益逐步向其他市县辐射。柳州、桂林、崇左等市的生态环境部门相关技术人员及砖瓦企业经营者,先后到来宾市学习砖瓦行业治理技术,柳州市的部分企业已开始使用这项技术,用于砖瓦行业的减污增效。
  二、农业绿色发展,以南宁多举措提升秸秆综合利用率为代表
  良好生态是广西的最大优势,是大自然赋予广西的宝贵财富。作为农业大区,广西坚持农业绿色发展加快转型升级,在抓好核心技术创新发展绿色新能源产业、提高农作物生产效率的同时,兼顾生态,开展畜禽粪污、秸秆、废旧农膜资源化利用,净化产地环境。农业绿色发展的典型代表,就是南宁的秸秆综合利用。
  近年来,南宁市高度重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通过政策扶持、技术革新和宣传引导,大力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逐步构建起各具特色的秸秆利用产业链,推动生态环保与乡村振兴实现共赢。
  政府引导,政策扶持。针对秸秆综合利用率低的问题,南宁市印发了各年度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方案和技术推广方案,明确了目标任务、工作内容、保障措施和工作进度。各县(市、区)按要求认真实施,大力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加大对秸秆收储体系、产业发展和企业培育,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的能力。南宁市建立了市、县二级农作物秸秆资源台账,每年按要求开展包括农作物秸秆产生、处置和资源化利用状况为主要内容的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情况调查,摸清了秸秆综合利用的“大数据”。
  因地制宜,技术革新。南宁各县(市、区)根据种养特色和区域优势,按照“培育利用主体-构建收储体系-扶持发展产业”的思路推动秸秆综合利用,初步建立起区域性秸秆利用产业体系、技术体系、收储运体系。一是饲料化,通过收购秸秆加工成饲料发展养殖业,再通过加工畜禽养殖废弃物成为有机肥,年收购加工秸秆达10万吨以上。二是燃料化,通过收购秸秆直燃发电,再通过加工燃烧废弃物成为有机肥,年收购加工秸秆达5万吨以上。
  总结经验,着力推广。南宁市积极开展下乡入村宣传活动,通过举办技术培训班、印发宣传资料、张贴和悬挂标语等方式,大力开展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的宣传工作;各县(市、区)充分发挥全市农技推广体系作用,加大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模式研究示范,用实际效果示范引导农民转变观念。以农作物秸秆为基料的食用菌生产,以秸秆为原料的草席、草帘等制作和以秸秆为原料的“秸秆-沼气-沼肥还田” 等农业循环利用模式得到广泛推广。
  网格化管理,增强渗透力。南宁通过“美丽南宁”乡村建设活动网格化监管体系开展秸秆禁烧监管,划分县、乡镇、行政村和自然屯四级网格,把每个自然屯落实到相应的县领导、乡镇领导、村“两委”干部、屯长,每个“入网”干部都有相应的责任,确保网格中出现的问题能够按管理层级和工作程序第一时间发现、报告、受理、解决。
  优化方式,增强监管。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组织实施村(社区)“定点、定时、定人、定责” 的网格化巡查管控,在夏收、秋收、甘蔗榨季、污染天气预警响应时期、重大活动期间等重点时段每天巡查。县(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对乡(镇)、街道秸秆露天禁烧落实情况进行巡查,在污染天气预警响应时期增加巡查频次。市级层面由市生态环境局、市乡村办派出巡查组,定期或不定期对县(区)、开发区落实秸秆禁烧工作情况开展巡查督查。综合运用人工巡查、无人机巡查、视频监控和制高点人工瞭望等手段,开展全方位立体巡查。同时,指导督促各县(区)、开发区建立秸秆禁烧有奖举报制度,对公众有效举报秸秆露天焚烧行为进行资金奖励。
  疏堵结合,标本兼治。为回收利用秸秆,进一步解决秸秆焚烧问题,南宁市向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农民群众推广秸秆粉碎还田,施用秸秆生物有机肥,推动食用菌生产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开展秸秆收购加工、青贮等技术,还积极推进以秸秆为原料的沼气工程、发电工程,因地制宜推进秸秆制浆造纸、秸秆生产板材和制作工艺品、秸秆生产活性炭等原料化利用。
  三、矿区生态复绿,以漓江两岸采石“伤口”重披绿装为代表
  广西有着种类丰富的矿产资源,但开采后也遗留下许多废弃矿山。广西在植绿扩绿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生态复绿工程,通过对矿区修复整治,不仅优化了生态环境,留住了绿水青山,还能积极发挥自然生态优势,促进农旅融合。足球小镇、矿山公园、“三湖十八岭”等,各具特色的生态复绿项目让废弃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典型代表是漓江两岸采石场的生态修复。
  山水是桂林的绿色宝藏,然而在土地和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漓江两岸郁郁葱葱的青山上也留下了一道道“伤口”,不同的山体所受到的“创伤”各不相同。采石场遗留下来的裸露山体,既影响城市形象,也造成环境污染。在时间紧迫、任务艰巨、资金紧缺、技术难度高的情况下,桂林市各职能部门按照“一场一策”的要求,因地制宜制定生态复绿方案,全方位指导、协调和监督生态修复工作。经过复绿工程的修复,21家关闭采石场生态修复面积达136万平方米,漓江两岸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灵川县的真实采石场、大圩安泰采石场和鲤鱼山采石场共3个采石场集中连片,且破损面较大。针对这些特点,当地将其整合分成4个区,按照不同的工程队、不同的破损程度、不同的施工量进行复绿。阳朔县则针对每个采石场细化了生态修复方案,形成破损石山生态修复多样模式。福利镇枫林村委莫保顺采石场,利用石山破损横截面处加厚土层种植毛竹、蒲葵,平面和缓坡处铺草皮,凸显复绿层次,修建阳朔当地特色木楼,创建生态旅游新模式。葡萄镇诸葛长芝石灰厂在破损山体生态修复时种植三角梅、爬山虎、扁柏和石山榕等,彩化、绿化相得益彰。
  在前期整治过程中,桂林市对重点整治采石场一一下达停工通知书,依法按程序撤销、撤回、注销采矿许可证并要求矿山业主拆除厂房、拆除机械设备、撤离人员。逾期未拆除的,由辖区政府依法拆除,做到不留人员、不留厂房、不留设备“三不留”。
  桂林市建立采石场规范管理长效机制,新建采石场必须经市级审查备案,对审批采石场新立、延续、变更(扩大)登记前必须组织环保、漓管、安监、公安、旅游、林业等有关部门充分论证,各部门达成一致意见后方可办理审批登记。此外,桂林市还禁止全市所有采石场新开作业面、新开山头。
  经过一段时间的整治和复绿,漓江流域采石场已经有了良好的绿化效果。原来裸露突兀的岩石上已经长满了绿植,漓江两岸“受伤”的山体重新披上了“绿衣裳”。
  四、生态示范创建,以打好“有机牌”、走实“生态路”的上林县为代表
  202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积极推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两山”基地创建,指导上林县、桂平市、邕宁区等地开展创建,为生态文明示范建设积累了一批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典型代表是广西第一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上林县。
  上林县位于广西中南部、大明山东麓,气候宜人,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水源丰富,水质优良,土壤肥沃。全县常年空气质量优良率在90%以上,被誉为“天然氧吧”,具备发展生态农业和绿色产品的自然环境和生态条件。上林县紧紧围绕“生态为本,绿色崛起,旅游兴县,共享小康” 的发展定位,持续加大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力度,保护好生态环境,将生态文明建设与推动产业升级、增进民生福祉结合起来,做大做强生态循环农业,大力发展绿色有机产业,促进农旅康养深度融合,打造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品牌和农旅康养名片,探索出符合当地实际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双向转换通道。
  依托传统生态优质农业产品,提升品牌影响力。上林县持续抓好特色农产品品牌的培育工作,通过健全营销体系,拓宽销售渠道,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上林县不断扩大有机大米、有机水果、有机茶叶等特色优势产业在市场上的占有率,通过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和“广西首个列入地理标志保护的大米产品”这两张亮丽名片,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品牌优势。
  推动有机创建,助力农业产业绿色发展。上林县以创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为抓手,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出台配套保障政策,整合扶持资金,通过强化有机创建扶持激励、强化有机产品生产监管、拓宽有机产品销售渠道、拓展有机产业辐射带动的“两强两拓”举措,带动农业产业绿色转型发展。依托“上林大米”已形成的知名品牌,大力发展大米产业链。依托渔业的传统产业优势,大力发展稻渔综合种养产业,以稻田综合种养核心示范区为引领,推广作物远缘育种新技术,打造水稻良种繁育基地,大力推广稻虾、稻螺、稻鱼、稻鳅等“生态+”高效循环种养模式,实现“一水多用、一田双收、稻鱼双赢、养一得串”发展。因地制宜推广“林-药”“林-花”“林-禽”发展模式,分别利用石山区特殊地理条件,发展金银花种植。依托大明山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三角梅培育种植、精品兰花等观光旅游综合开发利用基地。推进首个国家储备林PPP项目,总投资约13亿元,规划建设约10万亩高质量国家储备林基地,包括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林下经济及配套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森林康养建设等内容,以此打通乡村产业发展道路,夯实农林产品就地加工基础。
  推广“农业+休闲旅游”模式,助推农旅融合发展。上林县抢抓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机遇,依托优势农业产业,坚持“以农带旅,以旅促农”,通过招商引资,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以农耕文化为内涵,以休闲娱乐为亮点,整体打造成集产业示范、乡村休闲、农耕体验、科普教育、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养生度假等为一体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品,以此增加农业附加值,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周边农户以土地入股、生产合作和劳务等方式积极参与现代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良好的生态资源,不仅是上林县的宝贵财富和突出优势,也是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基础。上林县以“生态为本,绿色崛起,旅游兴县,共享小康” 为发展定位,做大绿水青山的生态基底,激活金山银山的价值引擎。作为典型的农业大县,上林以做强生态农业为轴心,积极探索产业延伸,打造生态与富民相契合的循环产业链条。全县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业,打好全域有机牌,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水加工产业和康养旅游业,实现生态与农业、农村、农民效益的统一,持续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发展,走出一条符合当地实际、又对以农业为主导的县域具有借鉴意义的生态和经济效益“双赢” 之路。
 
  (作者单位:刘圣泉,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顾晓璇,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