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江苏最美绿心,建湖底气从哪来?

紧扣国际湿地、沿海绿城的目标,以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为总抓手

发表时间:2023-07-21 来源:《中国生态文明》杂志2023年第2期 作者:祁从峰
双湖公园

  空气优良天数比例排全省第一,九龙口国家湿地公园创成全国首家“碳中和”景区,这是建湖县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答卷。全力争创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致力打造江苏最美“绿心”,这是建湖县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目标。
  作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江苏省建湖县近年来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始终把良好生态基底作为最大优势和最大潜力,紧扣“国际湿地、沿海绿城”的目标定位,坚持以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为总抓手,主动融入江淮生态经济区建设,致力打造江苏最美 “绿心”。
  一、强化保护修复,厚植绿色生态基底
  建湖县地处江苏“1+3”功能区之一——江淮生态经济区的核心板块,境内湖、荡、河、渠星罗棋布,湿地、平原、林网、田园风情各异,素有水乡明珠、千河之城的美誉。近年来,建湖县委、县政府牢记生态环境保护这个“国之大者”,系统推进生态保护、生态修复和生态治理,最大力度保护好生态原真性和生物多样性,生态质量指数(EQI)连续两年位居盐城市第一。良好生态环境已成为建湖高质量发展的鲜明标识和坚实支撑。
  坚决守牢生态红线。建湖按照“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功能不降低”的原则,科学划定生态红线,确保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生态廊道连通性。建立并落实保护红线负面清单,强化用途管制,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各类开发活动,严禁任意改变用途,坚决杜绝不合理开发建设活动对生态保护红线的破坏。
  合理优化生态格局。建湖高质量开展“三区三线”划定工作,高标准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不断优化县域空间布局,实现经济发展、生态保护有机融合。科学谋划以县城为主体,东翼上冈、西翼九龙口“两翼”为支撑,规划发展村庄为节点的现代化城镇体系和生产力布局。系统构建“一区、一环、四廊”的生态空间格局。即以九龙口生态岛试验区为核心的西南生态湿地保育区,S231、S233、盐淮高速围合的中心城区外围生态绿环,通榆河、黄沙港、西塘河、射阳河-戛粮河-蔷薇河水绿廊道。
  持续推进生态修复。建湖扎实开展退圩还湖、退渔还荡工作,累计实施湿地保护与修复项目30多个,修复受损湿地1.5万亩,栽植湿生树木10万多棵。九龙口湿地水质达到国家Ⅱ类水质标准,现有原生态湿地植被3000多公顷、植物104种、鸟类160多种,被列入江苏省生态岛试验区实施计划。九龙口湿地生态修复和上冈镇树新村、洋中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入选江苏首届最美生态修复案例,建湖成为全省入选案例数最多的县。
  二、加快转型发展,构建低碳产业体系
  建湖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大力推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加快形成以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生态+”引领绿色发展的新模式、新业态,被评为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
  释放绿色制造新动能。精心培育形成高端装备、新能源、电子信息三大主导产业和六条重点产业链。坚持宜链则链、宜群则群、链群并举,全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较强支撑作用的绿色先进制造业集群,先后引进实施润阳、悦阳、益佳通等一批重大项目。总投资102.3亿元的耀宁锂离子电池项目是建湖首个投资超百亿项目,也是盐城市唯一由单个企业实施的从矿产原材料到电池回收的闭环产业链项目。2022年,三大主导产业、六条产业链规上开票销售同比分别增长23.5%、48.2%,占规上工业比重提高到76.3%、56.1%。深入实施工业企业能级提升行动计划、智改数转“十百千万” 工程和高企培育三年行动计划,不断提升企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数、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数、新三板挂牌企业数均位居盐城市前列。道尔道公司获评盐城市唯一的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持续开展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综合评价,积极实施亩均效益百企提升行动,突出闲置低效资源清理再利用,累计清理闲置土地1.21万亩、厂房205.3万平方米,连续4次被评为省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模范县。坚持以碳达峰碳中和为引领,以创建全国首批屋顶分布式光伏整县开发示范县为契机,加快实施总投资70亿元的1.4吉瓦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大力推进开发区、高新区低碳零碳园区试点建设,全力推动开发区、高新区争创省级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示范区。
  打造现代农业新样板。建湖坚决扛起粮食稳产保供政治责任,做好农田“数量和质量”双提升文章。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81.8万亩,占耕地总面积比重达92%,为盐城市第一,被认定为国家级制种大县。高作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获批2022年全省唯一国家试点,相关经验做法被央视《焦点访谈》宣传报道,并入选中国改革年度案例。紧扣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科技化“四化”方向,突出有基地、有园区、有企业、有市场的“四有”建设,大力推行稻田综合种养、循环水养殖等生态种养模式,优质稻米、特色水产等超10亿元特色主导产业持续发展壮大。发挥“遇建湖鲜” 区域公用品牌效应,成立九龙口大闸蟹产业发展促进会。九龙口大闸蟹年销售超60亿元,创成农产品中国驰名商标2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8个。建湖被评为首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中国虾稻米之乡、中国河蟹之乡。
  激发生态文旅新活力。建湖锚定“三区同创”目标不动摇,积极构建“1+2+N”全域旅游发展模式,着力打造里下河地区最具代表性的生态旅游度假目的地,持续扩大“建湖有戏——灵龙水乡•淮杂故里”生态文旅品牌影响力。2022年,全县共接待游客379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43亿元。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依托淮剧沙庄、淮杂艺术人才传承基地等载体,将淮剧、杂技、民俗等优质文化沉浸式、全方位融入生态旅游,推动淮杂非遗与湿地世遗深度融合、互动提升。九龙口创成全国首家“碳中和” 景区、国家地理首个“双框之城”,入选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登录央视。淮剧小镇被评为全省首批、盐城市唯一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
  三、坚持生态惠民,描绘城乡美丽画卷
  建湖县始终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把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努力让人民群众绿色获得感、生态幸福感不断增强。
  做好环境治理“必答题”。全面巩固拓展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成果,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87.9%,排全省第一;4个省考断面水质优Ⅲ比例达100%,2个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建成盐城市首家省水资源管理集成创新示范县;污染地块、受污染耕地、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均保持100%,建成盐城市首个省级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持续推动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溯源监测频次力度,不断提升精准治污能力。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严厉打击破坏环境违法行为,有力筑牢生态环境安全防线。
  做好城乡融合“关键题”。建湖聚焦县城品质提升、功能完善,系统实施河道水体整治、道路背景林、园林景观提升等重点工程,县城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位居盐城市前列,在盐城市率先创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被评为国家级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县。西塘河、神台河风光带交织成一座城市生态水韵“T台”,双湖公园成为苏北地区最大的城市综合性生态公园。坚持以农房改善为引领,推动农民居住环境和农村生态环境同步升级,深挖里下河水乡自然肌理,打造一批“白墙黛瓦、自带院落、绿意盎然”的新中式建湖民居,让人感受原汁原味的美丽“乡愁”。建成新型农村社区44个、惠及农民11606户,创成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12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7个、省级传统村落5个,被表彰为全省农房改善工作绩效考核评价优秀县。
  做好文明风尚“提升题”。建湖以文明城市创建为抓手,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开展节能知识讲座、绿色消费推广、低碳知识普及等宣传活动,统筹抓好节能减排、垃圾分类、光盘行动等工作,着力构建绿色交通运输体系,倡导形成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居住生活方式,全力营造崇尚文明健康绿色的社会风尚。累计新建充电桩114个,投放新能源公交车142辆,建成生活垃圾“四分类”小区23个、覆盖居民10458户,绿色低碳生活蔚然成风。
 
  (祁从峰,中共江苏省建湖县委书记。原标题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打造江苏最美绿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