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彦名:传统村落保护如何以人为本?

发表时间:2017-11-01 来源:《中国生态文明》杂志 作者:单彦名

□ 中国建筑设计院城镇规划院历史文化保护规划研究所所长  单彦名

近些年,中央对传统村落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各地也开展了大量的实践工作,积累了很多有益的经验,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目前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缺乏完善的理论体系,在规划过程中多单纯沿用文物保护、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体系,重点以实体空间保护为主,忽视对原住民及其文化和发展的保护。现在需要通过一些分析和案例,提出一条以“人本观念”出发的保护发展之路,指导更关注人的保护规划,兼顾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双重需要。

目前的主要保护方式,大致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种:

1. 生态博物馆式

生态博物馆是一种以村寨为单位,没有围墙的活体博物馆。其“生态”的含义既包括自然生态,也包括人文生态。生态博物馆式倡导文化遗产整体保护,强调保护和保存文化遗产的真实性、风貌完整性和生活延续性,严格保护构成村落传统风貌的物质遗产,严格限制开发强度,有效地保护文化和与之相关的载体。这种方式可以完整、真实地“封存”历史特定时期内村镇的全部文化遗产,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村镇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这种保护方式对于原住民的生产生活方式虽然可以完整延续,但是从源头上也限定了村镇发展的可能,对原住民的生活改善需求未作详细的考虑,使村落整体活力不足,人居环境质量得不到提升,原住民生活水平较低,劳动力向城镇流失,进而出现“空心化”“空巢化”情况。

2. 风貌统和式

风貌统和是我国目前在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及传统村落保护工作中比较常用的保护方式。具体可以解释为,从外观角度要求建筑的风貌达成统一和谐的效果,可有效地还原、统一村落整体风貌,控制对村落建设性的破坏,降低村落内与传统建筑风貌不协调建筑对整体风貌的影响,提升村落的观光价值。

在这种观念指导下,很多做法是简单复制或模仿周围建筑的风格、工艺,达成风貌统一的效果。这种方式注重强调村落传统建筑整体风貌的统一,往往忽略了原住民自身在生产生活方面的需要。此种观念最极端的表现为“立面主义”,从对观看者传达知识和信息的角度而言,过分的风貌统和往往会模糊真实和虚假历史之间的界限,使人在歪曲的文脉中欣赏并不真实的“赝品”。目前,学术界对于这种做法存在一定的争议,尤其是以保护的名义,新增大量的商业、服务业设施,机械地模仿、复制传统建筑的立面风格,形成“风貌统一”的村镇。

3. 文脉延续式

文脉延续式的保护观念可以理解为,将历史形成的街道、牌坊、民居等各种要素空间作为一个动态体系,通过研究和修复这一体系内部以及其周边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重新续接成完整连贯且内容丰富的空间体验。在这一观念的引导下,传统村落的保护既不会僵化复制古建筑,也不会与传统彻底决裂,而是强调各时代之间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因此,这种保护方式下的传统村落往往最具活力,是“以宝贵的遗产为背景并逐步改良的世界,人们在这个世界能追随历史的痕迹并留下个人的印记”(凯文·林奇)。

这种保护方式是目前传统村落保护中比较推崇的。但是,其最终的“成败”往往取决于相关人员对于文脉的认知水平,其描绘的蓝图可能与原住民的实际需求不符,从而影响他们原有的生产生活,最终导致隐形文脉丢失的结果。

上述三种保护方式,共同点是以完整的历史文化遗产为保护核心,强调延续传统村落的完整性、真实性,但对原住民生活方式与文化传统延续的考虑有所欠缺,甚至由于过于担忧原住民对文物古迹造成生活性的破坏,人为地将原住民外迁,或者机械化、模式化地开展“面子”工程,不考虑原住民的实际生活需求,将传统村落变成一个大尺度的展示、经营空间,丧失了村落的传统生活气息。
 

以人为本的保护发展规划思考

传统村落并非单一的被保护个体,而是原住民的生活生产场所和精神家园。与城市构成要素繁多、受到不同因素影响的综合性不同,村落一般相对简单,形态封闭性较强,受血亲宗族影响深远,村规民约的管理模式起到比较主导的作用。因此,原住民和实体空间理应是传统村落“形成-传承-发展”的两个重要核心,绝不能厚此薄彼。对于当前我国的传统村落保护而言,应从单独重视“物”(历史文化遗产)逐步转为“人物并重”,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同时,以原住民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满足其对发展的需要。

另外,目前我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基本属于政府决策,规划部门自上而下地执行, 村民很难参与到规划决策之中,继而在保护工作中主体意识单薄,缺乏参与的积极性。这不但影响村民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也让保护不可持续。

错高村是西藏自治区第一个兼有国家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称号的村庄,对于这样一个村落,最需要保护的不仅仅是它的典型藏东南工布江达建筑本身,还有珍贵的藏传佛教对于人心灵的引领作用,因此在做这个规划时,始终贯穿了以人为本的理念,着重解决原住民生产生活的基本问题,努力保护错高村原始的社会秩序,培养原住民的文化自豪感。具体包括,以保护原住民生活习惯为主,对于旅游发展部分以少而精为准则;不破坏原生态的自然环境,不影响原住民的传统生活;强化精神家园的作用,研究重要佛事活动的时间、路线、场所,并在规划中突出了相关节点和路线的设计,突显文化传承。

错高传统民居

错高保护范围

 

社区营造是传统村落适应现代发展的一种有益尝试

传统村落是典型的农耕文明时代的产物,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村落很多功能也在逐步发生改变,这也是现在保护和发展矛盾的一个原因,所以我们今天虽然不情愿动用外界的保护手段去延续,但是按照人类社会客观发展的观点,改变应该都是必须的,所以社区性质的营造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探索。

塘东村位于福建省晋江市金井镇,建村800年,海外华侨2万余人,是典型的侨乡。位于全国百强县前十名的晋江市辖区内,拥有良好的经济条件,塘东注定不可能仅是一个纯生活化的小渔村,改变是必须的,但是思考的角度很重要。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既要重视华侨后代对于村落本身的感情,保护红砖大厝,还要考虑到村庄未来发展,融入新功能,因此规划过程延续了保护的部分,但更重视的其实是发展内容,没有仅仅满足相关文件规定的基础设施发展,而是从深层次的发展定位寻求合理目标。未来的塘东可以看到古老的红砖大厝、石构房屋,也可以享受到现代的生活方式,不单纯是静态的古村观光一日游,而是可以享受生活的“慢住游方式”。同时,村民也会积极接受文化的滋养,现代的生活方式必将来临,适应而不是拒绝才是真正的传承。现在我们欣喜地看到塘东的变化,就如同一百年前古老红砖厝看到番仔楼的出现一样。

塘东古厝

塘东番仔楼

这些案例给我们的思考是,坚持“以人为本”,在保护原住民根本利益的基础上,探索传统村落自身发展与区域发展相互协同的路径,切实改善居民生活水平,满足原住民对于现代生产生活的需求,带动村落经济增长,最终实现“在保护中发展, 在发展中保护” 的活态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