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绿色金融这篇大文章

发表时间:2023-11-06 来源:法治日报要闻 作者:钟寰平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近日在北京召开,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金融工作,分析金融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形势,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金融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全局出发,加强对金融工作的全面领导和统筹谋划,推动金融事业发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我国成为全球首个由政府部门制定系统性绿色金融政策框架的国家。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和国家政策推动下,绿色金融发展迅速。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28.58万亿元,同比增长36.8%,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6.6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绿色债券发展势头良好,绿色保险、绿色信托、绿色金融租赁不断发展……目前,我国已形成以绿色贷款、绿色债券为主,多种绿色金融工具蓬勃发展的多层次绿色金融市场体系,各地在绿色金融领域有不少创新。
  从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到清洁能源产业发展,从环境基础设施升级到自然生态修复,越来越多的金融资源在绿色低碳领域聚集,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活了经济,富了百姓,更美了山水。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还有很多艰巨的任务,还需要在基础设施建设、绿色转型、绿色技术等领域进行大量投资。虽然不同机构对于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资金需求的测算存在差异,但规模级别都达到百万亿元人民币,政府资金只能覆盖一小部分,绿色金融有着巨大发展空间。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不断催生新的、多样化的绿色金融需求。相关部门和机构只有加快产品和服务创新步伐,才能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好地为高质量发展赋能。2017年以来,我国在浙江省湖州市、江西省赣江新区、贵州省贵安新区等地建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支持试验区在绿色金融政策架构、绿色金融产品服务创新等方面积极探索。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两项货币政策工具,激励和引导更多金融机构以市场化方式支持绿色低碳发展。2022年8月,生态环境部会同相关部门公布了首批23个气候投融资试点地区,截至今年6月底,试点地方储备近2000个气候友好型项目,涉及资金近2万亿元,获得金融支持项目108个,授信总额545.63亿元。
  面向未来,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不断丰富政策框架,为绿色金融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律政策支撑。同时,相关机构需要在产品开发方面继续努力,更好地发挥金融工具的资本杠杆和资源配置作用,优化资金供给结构,更好地推动新旧动能转化,更好地服务绿色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加强部门协同合作,夯实数据信息基础,把握好快和稳的关系,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绿色金融既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金融业自身转型发展的动力源泉。相关部门和机构应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心怀“国之大者”,强化使命担当,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