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伦春人:万物有灵 和谐共生

发表时间:2018-04-19 来源:中国民俗网 作者:钱丽花

    

鄂伦春族巡山马队由15名成员组成,巡护面积225万亩。 资料图片



    在内蒙古和黑龙江交界的森林里,生活着世代以狩猎为生的鄂伦春人。鄂伦春人在长期的游猎生活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森林文化。这种森林文化完美地诠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森林之子”:兴安岭的守护神

  在世纪光影中,一支特殊的队伍——黑龙江黑河市爱辉区新生乡鄂伦春族巡山马队,一直在白山黑水间驰骋着,坚守着他们作为“森林之子”的职责。对于这个人口不足一万的人口较少民族来说,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保护自然,才能使人类的生活得到保障。

  1924年,在美丽的刺尔滨河和索尔其干河交汇处,鄂伦春人成立了一支巡山马队。在此后近百年时光里,“保护大森林”成为这支巡山马队引以为自豪的“主业”,他们始终坚守在森林防火一线。

  1976年9月,沾河林业局管辖林区发生特大森林火灾,着火面积9万公顷,火势迅速蔓延到国家级重点火险区桦皮窑林场。此地山高林密,没有道路。当时,巡山马队队长张林江带领二十余名成员在没有防护用具的情况下,义无反顾地扑向火头,与火魔搏斗了7天7夜。最终,硬是靠人工扑救、点烧隔离带、以火攻火等方式,成功阻止了火势蔓延,为保住桦皮窑林场11万公顷森林赢得了宝贵时间。这样的英雄事迹不胜枚举。巡山马队自成立以来,先后参与扑灭大小森林火灾近200场(次),成为兴安岭的守护神。

  如今的巡山马队依然是一支全天候“作战队”,春秋巡山,15名成员的巡护面积高达225万亩。他们参与打击盗猎野生动物、盗伐林木、盗采矿产资源等犯罪行为。多年来,进山清理的捕兽钢丝套、捕兽夹、细网丝数以万计,抓获和制止盗伐人员400余人(次)。

  长期巡山,队员们大多患有风湿、胃病、心脏病,却没有一个人说过后悔,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是大森林的儿子。这种守望,是鄂伦春人和大自然的血脉联系。

  万物有灵理念产生自然崇拜

  鄂伦春人祖祖辈辈过着“靠山吃山”的生活,这种生存方式注定了其对生态环境的依赖。自远古时代起,鄂伦春人就对大自然怀有神秘而复杂的情愫。他们深信,几乎每个物种都有神灵掌管,不管是动物还是植物,众生平等。在万物有灵的信仰支配下,鄂伦春人形成了独特的自然崇拜以及萨满教信仰。

  鄂伦春人最崇拜山神“白那恰”。他们认为,山中的野兽都是由“白那恰”饲养和管理的,敬山神才能保证打猎有好运气。山林中有时能见到大树根部被削掉一块皮,上面画着一位老汉的脸,这就是鄂伦春人心目中山神的形象。猎人行至此处,都要下马恭敬地装烟、敬酒,或是取下几根马尾,系在山神像旁边的小树上。逢年过节人们聚会时互相敬酒,饮酒者先要用手指蘸酒三次,向上弹三次,表示向山神敬酒。

  在鄂伦春人眼中,火也是自然界的一大神灵。他们在狩猎过程中更换地点时,火堆要确保熄灭并用湿土埋好才离开,以免火星见风又燃起。每年春节,鄂伦春人家家户户都要在门前燃起篝火,祭祀跪拜,祈盼火神保佑人畜平安。对火神的崇敬,还表现在禁止向火上倒水、用刀叉火等。

  对自然的敬畏和崇拜,使鄂伦春人在游猎生活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环保习惯。比如,鄂伦春人过去的住所叫“仙人柱”,俗称“撮罗子”,是用数根木杆支撑起的一个圆锥形空间。一般情况下,鄂伦春人绝不轻易砍伐粗大的树木作为建筑原料,而是捡拾干枯的树木建造。在寒冷的冬天,他们不得已砍伐一些不能成材的树木,但凡是能成材的树木,他们绝对不会动。

  鄂伦春人利用桦树皮制作各种日常用品及工艺品时,也会选择在七八月份剥桦树皮。因为这时候桦树皮厚,而且很快能够恢复,不会对桦树的生长造成严重影响。

  此外,鄂伦春人喜欢用动植物的名字来为自己的孩子取名。比如,给女孩子取名乌拉仁银噶(红色的花),给男孩子取名莫日根(打猎能手)、查班莫(白桦树)等。这些都是鄂伦春人崇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森林文化的体现。

  狩猎活动有原则,有底线

  在日常的狩猎活动中,鄂伦春人明确知道在什么季节做什么事情,以及主要的狩猎目标是什么。比如,春季是动物繁殖期,此时鄂伦春人禁止进行大规模的猎杀活动,主要依靠奶制品和采集野菜菌类作为食物。一般而言,猎获和采集的野生动植物的量,只要能够维持最低生活限度即可。

  此外,鄂伦春人还有不少狩猎禁忌。比如,不允许猎杀正在交配的动物、怀孕的动物和动物幼崽。不允许打鸿雁、鸳鸯,也不允许打正在孵卵的野禽。因为鸿雁和鸳鸯总是雌雄成对地生活在一起,如果打死了一只,另一只会孤独地死去,这会破坏它们的繁殖。

  鄂伦春人在捕鱼时,如果碰到很大的鱼,会认为它是龙的化身而把它放掉。这些有礼、有时、有节制的狩猎禁忌,都是鄂伦春人最朴素的生态意识的体现。

  为了保护生态,他们选择放下猎枪

  1953年,黑龙江省300多户、1303名鄂伦春族同胞开始下山定居。之后的三十多年,大小兴安岭的开发在大力支持国家经济发展的同时,却也对当地的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人们开始反思不良的生产方式对动物、环境以及人类自身造成的巨大危害。

  1996年,为拯救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维护大小兴安岭的生态平衡,世代以狩猎为生的鄂伦春人怀着对大森林的无限眷恋,放下了猎枪,实行全面禁猎,开始谋求新的生活方式。这种放弃与改变,是鄂伦春人为维护自然生态做出的艰难却正确的选择。

  60年来,鄂伦春人由单一的游猎,发展到农猎并举、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生产格局,他们开上了汽车、用上了现代化的家电,也开始更加注重所在林区的防火设施建设。但是,对于大自然的敬畏却始终没有改变。

  2014年10月1日起施行的《鄂伦春自治旗鄂伦春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使得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的鄂伦春族森林文化,有望得到更为完整的保留。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