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学 | 美哉!灵山岛

发表时间:2024-03-26 来源:生态环境部
  灵山岛是中国北方第一高岛。它地处黄海中部,千百年来静静地守卫在从海州湾到胶州湾、成山角的黄金水道上。
  “未云而雨,未日而曙,若有灵焉”,是为灵山也。
  作为生活在岛城的读书人,我曾不止一次登上灵山岛。每一次,都被它的美所震撼。
※ 灵山岛之美,美在险峻
  虽然面积只有7.66平方公里,但灵山岛上有56座山峰,峰峰相连,仿佛一条蜿蜒的长城横亘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最高峰歪头顶,海拔513.6米,从海面上望去,拔地而起,宛如一只蟾蜍的头,斜视着西南方;第二高峰望海楼,海拔470米,仿佛一座高高的角楼,从山体伸出来高傲地悬在空中,瞭望着那亿万年来灵山岛和灵山湾的水域美景,冷酷地目睹那些发生在它身边的或沉舟侧畔或千帆竞发的悲喜人生。
  白居易诗云,“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不知是否写的灵山。但我知道,即使不是,也丝毫不会影响你来此旅游的体验。因为这里,每时每刻,每一朵云,每一缕雾,都在撩拨着这神奇的岛屿,上演着“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这种山势的险峻也体现在岛东的三个村落的布局上。这三个村子,选择在某个稍微避风的山窝里,依着山势而建。村落内部户与户如同叠着的罗汉,从上面一户看出去,如果不是特意提醒,你是万万想不到下面还有人家的。在这里,你体验到的,更多的不是屋舍俨然的世外桃源,而是遗世孤立、孑然一身,和对自然威力的敬畏、对先民生存意志的敬佩。
  “大地文心”生态文学作家采风团一行到一个叫沟南崖的村里。这里几乎见不到居民,只有几户民房被开发成民宿。原始的草房,山上青石垒就的石墙,叫不上名字的各种遮天蔽日的高大乔木,房前屋后或精心栽植或自生自灭的各种花草。随行作家都说,真正的采风就应该住在这样的地方,和渔民交个朋友,尝一尝刚打上来的海鲜,看着他们不断挥舞着的粗大手掌,听一听他们讲不完的大海故事。
  除了山势的高耸,灵山岛的险峻还体现在随处可见的悬崖峭壁和无时无休的惊涛骇浪。灵山岛海岸线长14.5千米,除了西侧靠近码头不到3000米外,东南北三面和西侧其余的大部分海岸,几乎都是悬崖。少则一二十米,多则五六十米,很少有可以自由上下的亲海空间。在这里,有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风平浪静,有“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的风和日丽,但更多的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雄浑和壮观。“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高尔基的《海燕》是此时最好的配音。
  建造于1954年的初心塔是一个可以亲海的网红打卡地。它完全用海边石头建成,高十丈余,标准的圆柱形。七十年来一直为灵山水道上来往的船只点亮领海明灯。圆圆的高高的外形,红白相间的色彩,脚下是嶙峋的礁石和洁白无瑕的浪花。站在塔边的那一刹那,我忽然感到他就是一位年轻的海军战士。倘若我是一位女士,我想我一定会上去给这位帅气又阳刚的小伙一个热烈的拥抱。
※ 灵山岛之美,美在石奇
  到了岛上,您说要看石头,渔民们第一个推荐的就是运来石。运来石在岛的北端东侧,需从高高的木栈道下到海边方能看到。它并不高,有一人许。退潮时呈灰白色,上面荷花和梅花的花纹隐约可见;涨潮时则被碧绿的海水和洁白的浪花所簇拥,像一块玲珑剔透的玉,镶嵌在海中。多少年来它一直风姿绰约地立在那儿,给人们带来转运的希望。当地人传说,它本是东海龙宫的一块灵石,被龙王的女儿带到这里,灵气十足。
  比这块运来石更令人震撼、从地质地貌学上更有意义的,是以运来石为中心的南北近千米的火山岩和海蚀岩地貌。从运来石往东,是一片连绵的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地质的千层岩地貌。往北,海中是一片令人啧啧称道的巨大的五彩礁石群,岸边是被海浪捶打腐蚀的几丈高玄武岩。这一片彩石礁,呈斜条纹状,以褐色为主,间以红、黑、白、灰,巨大的条纹穿插排列。更令游客叹为观止的是,这片礁石,靠海的一面与普通礁石无二,而靠陆地的一面,近百米并不连贯的礁石像被刀切过一样平整光滑。自然的鬼斧神工让我们慨叹它的伟大和人类的渺小。
  灵山岛是地质学家的乐园。在岛的西侧南端还有一处长约20米的半裸露的石岩,地质学家称之为石头树。当海水褪去,像树一样的浮雕便清晰可见:巨大的树干,扭曲的虬型的纹理,甚至是连灰色的树皮、黄色的木质和木质部间褐红色组织,都触手可及。据《中国国家地理》2009年第三期发文介绍,二三百万年以前,灵山岛与陆地是相连的,突然的地质爆发,这些参天大树被快速掩埋,木质部被地下热液中的二氧化硅侵蚀和包围,而形成了硅化木现象。那么,这片古老的东夷大地是从什么年代开始如此郁郁葱葱古木参天的呢?又是什么年代以怎样的气势被抬升到地表的呢?作为后世子民,我时常心存好奇。历史,有时候真是一部神秘莫测的无字书。
※ 灵山岛之美,美在绿色
  灵山岛上植被丰富,品种繁多。据统计全岛共有植物 81 科324 种。珍稀濒危树种有莿榆、榔榆、大叶胡颓子、朝鲜老鹳草等,百年以上的树种有黄杨、柘树、黄连木、朴树等。由于地理位置独特,灵山岛还是我国东部候鸟迁徙的必经之地,有候鸟“驿站”的美称。据海岛居民近年来观察统计,春秋两季大约有 300 多种候鸟途经此处,其中有短尾信天翁、白鹳、中华秋沙鸭、金雕、白尾海鸥、虎头海雕、白肩雕、丹顶鹤、白鹤9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
  为鼓励居民保护植被,减少对植物的砍伐,自20世纪80年代起,政府给每人每月发放18斤面粉。这一政策一直延续到现在。据灵山岛自然保护区管委会工作人员讲,灵山岛可能是整个青岛地区唯一居民还吃供应粮的地域。
  作为省级自然保护区,灵山岛既要保护既有林木资源、鸟类资源,还要保护海洋生物资源、地质遗迹资源等整个海岛生态系统。为实现海岛的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现在整个海岛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推广光伏发电,完成了清洁能源家庭取暖,实现燃油车“零进岛”,还设置24种碳积分应用场景和3处自动售货“低碳商店”,实现碳积分兑换商品,鼓励游客和居民的绿色低碳行为。
※ 灵山岛之美,美在沧桑
  灵山岛所处的青岛西海岸区域,是历史上的东夷重镇、齐国上邑。谈起历史,青岛当地人都对秦始皇三巡琅琊和汉武帝五次东巡津津乐道。这确实体现了秦汉时期琅琊在国势大一统初期战略上的重要性。但从南北开放交流和经略海洋角度,则有两件历史大事更值得大书特书。
  一件是东周初期也就是春秋时期,吴国和齐国曾在这里发生过一次大的海战,史称齐吴海战。
  公元前485年,吴国兵分两路向齐国进发。陆路由吴王夫差亲率主力,沿漕运,过长江,沿邗沟北上,入淮河,直抵齐鲁边境。水路则由大夫徐承统领,出长江口,沿东海北上,直到黄海岸边齐国的海域琅琊一带。意图水陆并进,将齐国一举摧毁。
  消息传来,齐国朝野上下一片震惊,立即停止内乱一致迎敌。据史料记载,齐国集合了近三百辆战舰,分三个纵队陈列,轮番对吴军包围和进攻。齐军借助先进的战舰、猛烈的战火掩护,成熟而灵活的海上调度和指挥,很快将吴国水军打得溃不成军,舰船损失过半,士兵死伤落海无数,主将徐承身中数箭,拼命冲出突围,向南撤退。
  海军在黄海惨败的消息传到吴军陆上战场,吴王夫差震惊。在吴国与鲁国的猛攻下,齐国南部边境已岌岌可危,本以为可以两路夹击拿下齐国。但由于担心侧翼和后方随时可能遭到齐国海上和越国陆上的袭击,吴军被迫海陆两线全线撤退。
  吴国的这一败仗,不但消耗了国力,还给越国以可乘之机,直接导致本文所提的第二件历史大事的发生:吴国灭亡和勾践迁都琅琊。
  公元前482年,越王勾践趁吴王夫差北上与齐鲁争霸会盟之际,发动伐吴之战,俘虏吴国太子,吴国派使者求和。四年后,越国再次攻打吴国,大败吴军于笠泽。公元前473年,越国围困吴国都城,吴王夫差自尽殉国,吴国灭亡。
  灭了吴国之后的越王勾践北渡淮河,在徐州与齐、晋、宋、鲁会盟,被周元王加封为伯爵,成为春秋末期的最后一位霸主。
  齐吴海战,为的是争夺陆上霸权,通过海上控制北方。勾践迁都,是为了靠近当时北方政治、文化中心,尊辅周室,号令齐鲁秦晋。放在古代看琅琊,南可通吴越,西可控齐鲁,北可达幽州,东可涉海济日韩。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南北辐射、东西互济、陆海统筹”。灵山岛所在的琅琊,自古就是战略重地,经略海洋之要冲。青岛这片土地也许从春秋战国始就具备包容开放这种文化因子。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如果说浮翠是灵山岛的主调,那么,亿万年前火山爆发,从地球深处流淌出的岩浆的褐红色就是它的底色。因为这褐红的大地,既是古老历史时序更替和饱经沧桑的见证,又像是灵山生意盎然青春永葆的血液。
 
  (作者:武善领,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作家协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