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展在山水间的生态图景

——我省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纪实

发表时间:2024-03-15 来源:山西日报
  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有力举措,近年来,我省积极通过示范创建,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带动更多的地区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推动美丽山西建设再上新台阶。
  国家级示范创建亮点频出
  1月初,省生态环境规划和技术研究院、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南京师范大学生物多样性保护专家组成调查团队在沁水县开展冬季动物多样性调查。调查团队在沁水县柿庄镇近距离发现一只红腹锦鸡,头顶金黄色丝状羽冠,仿佛是戴着一顶华丽的王冠,非常漂亮。
  调查团队负责人介绍,红腹锦鸡又称金鸡,是中国最美鸟类之一,也是中国特有鸟类,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体长约一米,头部和部分身躯羽毛呈金黄色,尾巴的褐色羽毛约有半米长,长相似“金凤凰”。红腹锦鸡常栖息于海拔500米至2500米的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林缘疏林灌丛地带,冬季也常到林缘草坡、耕地活动和觅食。
  同时,调查团队在沁水县还拍摄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鹳、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普通鵟、斑头秋沙鸭、豹猫和猕猴,充分展示了沁水县丰富的野生动物多样性。
  沁水坚持“生态立县”不动摇,强抓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举全县之力推进“治山、治水、治气、治城”整体性工程,先后荣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获评全国“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入选“中国绿色发展百强县”,成为我省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的代表。
  近年来,我省积极推动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2023年,经组织申报、专家预审、积极争取对接,太原市娄烦县、大同市灵丘县、阳泉市盂县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第七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太原西山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晋中市左权县被命名为第七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省级示范创建工作稳步推进
  为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高质量推进生态省建设,我省积极开展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通过省级示范创建工作,不断夯实生态省建设细胞工程,持续强化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深化生态省建设,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去年,我省先后分两批,命名山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共有23个县市区被评为生态文明典型。临汾市大宁县即是其中之一。
  大宁县紧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生态文明示范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取得了亮眼成绩。
  大宁县积极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工程,全县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长期保持在90%以上,连续四年排名临汾市第一,综合指数名列全市前三;昕水河黑城村国考断面水质连续四年稳定在地表水II类标准;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污染防治取得积极成效。
  为更好地推动生态系统质量提升,大宁县以打造“一河碧水,两岸青山,三川秀美”的生态发展格局为重点,开展黄土高原残塬沟壑区的水土流失治理和黄土高原固沟保塬综合治理,组织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建设等国家重点林业工程和优质种苗基地建设、交通沿线荒山绿化等重点工程,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36.67%以上。
  今年,大宁县将坚持绿色发展,加快推动产业升级,积极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绿色能源产业和沿黄旅游产业,坚持城乡统筹,持续推进美丽大宁建设、县城更新行动、美丽乡村建设和路域环境提升治理。
  百姓生态获得感越来越强
  生态环境治理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让百姓享受到干净的水和空气,如今越来越多生态的“红利”正在渐渐释放,好山好水、美丽家乡成为实景图。
  发源于沁源县的沁河是黄河的一级支流,近年来,沁源县全力推进沁河沁源段生态综合治理项目,改善水体环境,构筑生态屏障,守好沁河源头,守护黄河安澜。
  沁源县认真落实全省“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修复治理和《长治市沁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条例》要求,划定保护红线440.25平方公里。严格落实河长制,全县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实现管护全覆盖。依法依规保护水源,划定饮用水源地保护区13个,对沿河28个企业排污口进行在线监测,聘请第三方对38个污水处理站排污口定期监测。积极实施黄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与中国农大合作,积极推广农用酵素、有机肥堆制技术,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县域内的2个国控断面、1个省控断面水质持续保持在Ⅱ类标准。此外,通过加强草原生态保护、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建设地下管沟规范强弱电管理、设置雨污分流系统等一系列的治理,充分保证河岸两侧的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从而修复城市水生态环境。
  沁河蜿蜒穿过沁源县城,这里是人口最为密集的生活区,为了让沁河岸边生活的人们享受到高品质的美好生活,沁源县对沁河县城段河道两侧的生态环境进行了系统治理和升级改造。项目分为土建部分和绿化部分,总长7公里。土建部分主要涉及排水工程、道路照明工程、景观步道工程、水舞灯光秀工程等。绿化部分主要是7公里长的河岸两边错落有致的花卉坡地上,种植了柳树、油松、五角枫、银杏等树种,形成了四季有景、三季观色的河畔美景。
  沁河县城段生态综合治理还规划建设了沁河公园。该公园位于沁河河畔,西邻沁河路,北邻沁东路,北起人民路,南至韩洪沟湿地,全长约5.7公里,公园总面积约36公顷。4米宽健康步道贯穿整个公园,设置槐香广场、沁之源、碧波广场、激光水舞秀、水舞剧场等景点,布置雨水花园、植草沟等海绵设施,为集文化交流、生态休闲、科普示范、游憩娱乐于一体的滨河公园。
  如今,每当夜色降临,沁源市民三五成群来到沁河岸边散步。“不断的保护和修复,让我们的山越来越美,沁河水越来越清。沁河公园是沁源的‘城市客厅’,人们早晨锻炼,晚上散步,幸福感油然而生。”市民李秋月说,2020年,沁源还被命名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生态环境变好给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利。(程国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