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安:创文明城市 谋百姓福祉

发表时间:2014-12-24 来源:央广网  
    建设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这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主要内容,及其许许多多涵盖人民生活方方面面的具体创建指标,在四川广安市已落实为一件件为城市添光彩、为百姓谋福祉的“实事工程”、“民心工程”。
  放眼广安城乡,由于有了对全国文明城市的追求和创建活动的载体,人们的工作、生活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生态面貌改善了,人居环境更舒适;干部作风变了,群众办事更方便;海陆空大交通格局形成了,群众出行更便利;社会保障体系健全了,更多困难群众得到救助……本着“为群众创建、让群众满意”的原则,普通市民在创建文明城市中不仅仅是最好的支持者,更是最终的受益者。
  “创建工作不仅仅是为了‘文明城市’这块牌子,更重要的是通过创建来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更好地享受到创建带来的成果。”这是广安市领导在不同的场合屡次强调的一个观点,这也是对群众疑问做出的明确回答。



   水更清天更蓝山更绿
  5月19日,总投资30亿元的省重点工程项目——广安红色文化影视城正式开园。项目投资人贾云说:“投资广安,除了报答伟人的恩情外,我们看中的还有西溪河的一弯清水。”
  而几年前的广安西溪河却是另一副模样:源头全民水库网箱养鱼泛滥,沿河两岸小水电站、排污口密布,水质污染严重,行人都要掩鼻而过。
  “抓生态就是抓经济,抓可持续发展。”广安累计投入治理资金1亿多元,彻底取缔全民水库网箱养鱼和西溪河上游的全部养殖场,彻底关停沿河两岸小水电站,启动全民水库生态重建项目。持续的治理,使全民水库和西溪河的水质明显改善。
  西溪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只是广安市在创建过程中实施民生工程的一个缩影,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今,市民欣喜地口口相传:大公园增多了,街头公园和绿地增多了,空气不但更清新了,而且有更多的地方可健身了!
  欣喜之余,市民对大手笔投入生态建设有目共睹。继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称号之后,广安市又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的这一国家级名片。这一块块金字招牌,早已向世人展现了广安市委市政府推进绿色增长、打造幸福之都的决心和行动。
  宏观的大环境怡情养性,微观的小环境令人赏心悦目:困扰广安多年的城市“牛皮癣”顽症得到基本根治,市区主次干道两侧的非法违规“小广告”已基本绝迹;沿街店面门窗及牌匾焕然一新,断头路、破损路得以通畅和修整;路灯、排水管道等市政设施功能更加完善……现在,城市环境越来越令人舒心,越来越多的“上班族”因此加入到步行上班的行列。市民们都说“既健身又可以享受路上的风景!”

 

  门好进事好办更文明
  建设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任务。自2012年以来,广安市对行政审批项目开展了4轮清理规范,市本级行政审批项目数量由原来的270项减少到现在的143项,其中行政许可事项由154项减少为83项,平均承诺办结时限从8.05天缩减至3.2天,承诺提速73.7%。目前,我市是全省行政审批项目数量最少,承诺办结时限最短的市州之一。
  广安的效能革命结出的便民硕果不只如此。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向社会公布了个人电子信箱,倾听人民群众大到涉及城市发展的宏观建议,小到点亮一盏路灯的民生小事;市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并带动全市各级干部深入基层与普通群众“攀亲”,及时解决人民群众的困难和关心关注的各种问题;建立四级大接访常态机制,把接待人民群众信访的“大接访活动”纳入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市政府将旅游、人事等22条政务服务热线,全部整合纳入全市统一的服务热线,积极打造5+2、24小时不下班的服务型政府。
  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也感染着全市广大群众。多年来,城乡居民积极投身文明礼仪培训、文明交通行动计划活动,各级公务员积极参加文明服务、优质服务竞赛等活动,文明出行、文明经营、文明游园、文明观演、文明用语渐成风气,社会越来越和谐有序;积极参与“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道德模范评选”和志愿服务活动,为广安撑起了一片大爱的天空。目前,全市已有包括公务员和农民志愿者在内的各类注册志愿者167006人。当一名志愿者,已成为广安人的时尚。
  为了创建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群众积极参与整治网吧和净化网络环境等活动;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开展了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积极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文艺创作单位、新闻出版部门和新闻宣传媒体,积极提供符合未成年人特点的精神食粮,传播健康向上的文化。
  “崇先仰圣、创业求新、坚韧求是、包容诚信”的广安精神是广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多种时代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凝结而成的。在新广安人文精神的感召下,每一位市民都是文明的种子,每一粒种子都孕育着文明的果实。这,正是推动广安实现科学发展的精神支撑,是推动广安建设文明城市、幸福之都的不竭动力。
 
  
   
创文靠人民创文为人民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目的,就是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就是要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的发展成果。市委、市政府坚持“创文靠人民、创文为人民”的理念,从群众最欢迎的事情做起,从群众最需要解决的困难抓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事情改起。一幕幕精彩的民生大戏不断上演,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
  住有所居。今年广安全市计划新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和改造棚户区37166套,居四川全省第3位,年内基本建成23448套。新建公共租赁住房房源的30%将提供给农民工,全市将对已在城镇落户的农民工给予和城镇居民同等的住房保障,对有稳定职业并在城镇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提供公共租赁住房。
  学有所教。2013年,广安市素质教育深入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推进,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77.1%,高考录取率创近十年新高,广安职业技术学院被确定为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
  老有所养。截至目前,全市共有敬老院146所,管理服务水平在全省领先,“五保”分散、集中供养标准分别提高73%、160%。广安还完善了低保标准与物价上涨联动机制,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10.3%、23%。
  病有所医。全面取消县级公立医院药品加成,启动实施大病保险试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金达12亿元,传染病发病率比上年下降23.3%;城乡医疗救助35.2万人次。
  困有所助。为了充分发挥救助工作在保障民生中的“兜底”作用,我市不断构筑现代社会救助体系:扩大城乡低保范围,低保标准逐年提高,始终居处全省领先地位。
  ……
  “我为广安创文投一票!”这个发自心底的声音,一度在广安的大街小巷传递、回荡。正是这个声音,汇聚成一股力量,增加了身为广安人的认同感。
  为民争利、与民谋福,正是缘于这样的创建理念,470万广安人民对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充满着无限的激情,给予着强力的支持和积极的参与。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