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科技组织机制 支撑黄河生态保护

发表时间:2023-09-18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李海生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涉及复杂系统工程的重大科学问题,亟须探索健全科技攻关新型举国体制,以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推动流域高质量发展。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地带,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党中央着眼长远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讲话,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
  近年来,生态环境部大力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该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但黄河流域仍面临着水资源严重短缺、入河污染物超载严重、重要生态系统退化明显、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偏低、保护与发展矛盾尖锐等突出问题。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涉及复杂系统工程的重大科学问题。然而,当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科技力量和资源相对分散,尚未形成协同攻关的科技合力和组织机制,亟须探索健全科技攻关新型举国体制,以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推动流域高质量发展。
  打造高端科技创新平台,实施黄河生态环境科技治理重大行动
  生态环境部采用“1+X”模式,以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为主要依托单位,以华润集团为主要出资支持单位,组织汇聚了全国生态环境、水利、地理、经济等领域的135家优势科研单位、2400余名科研人员,建设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联合研究中心(以下简称黄河中心)。黄河中心从流域系统性出发,坚持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围绕“三水(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统筹治理、生态保护修复、固废资源化利用、减污降碳和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开展多领域、多学科、多层次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联合研究;结合生态环境部、科技部《百城千县万名专家生态环境科技帮扶行动计划》,组织32个专家工作组深入一线、常驻一线,在沿黄重点城市开展驻点科技帮扶,按照“边研究、边产出、边应用、边反馈、边完善”的工作机制,为区域和重点城市“把脉问诊、开药方”,破解科研成果与治理需求脱节的“孤岛现象”,解决地方政府“有想法、没办法”的难题,推动科研成果落地见效,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构建科技嵌入式组织管理机制,形成多元主体协同共治模式
  以黄河中心为枢纽,打通国家决策层和地方执行层之间的壁垒,破解“上热下冷中梗阻”的问题,构建“政府主导—科技驱动—多元协同”的立体化组织体系。黄河中心作为中间的科技层,对上是“参谋部”,通过对国家管理政策的解读和关键技术的研究,支撑国家黄河生态保护治理科学决策。横向是“组织部”,组织建立多学科交叉、多领域融合的科技攻关团队,聚焦黄河流域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开展跨学科、跨领域的科技攻关,集中攻克流域关键政策短板和突出科技难题。对下是“指挥部”,通过驻点科技帮扶,实现国家政策措施和管理要求的快速落地,组建“专家工作组+地方政府+企业”的社会多元共治网络,推动各方拧成一股绳,形成社会治理合力,实现国家政策措施的快速落地实施。通过构建科技嵌入式生态保护治理体系,形成了纵向联动、横向协同的治理格局,突破“组织、地域、学科、信息、技术”五大壁垒,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由“二元博弈”转为“多元协同”,推动黄河流域污染治理范式从“片段化、切块式”向“协同式、整体性”转变,有效提升了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效能。
  建设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打造“数字黄河、智慧黄河”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涉及多部门、多学科、多因素,水文、气象、水质、地质、土壤、生物以及经济社会等多尺度、多要素的海量信息数据,是生态环境管理决策和政策措施制定的基础。按照“补短板、强弱项”的原则,综合运用卫星、航空、地面等监测手段,建立完善黄河流域野外观测站体系,将常规监测数据和野外观测数据融合起来,打破各部门数据壁垒,构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科学数据中心,实现数据的统一存储、综合分析和共享发布。充分发挥大数据在生态保护治理中的关键作用,建设“数治黄河”管理决策平台,实现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信息的可视化、管理的智能化、决策的科学化、监管的数字化,以“数字黄河、智慧黄河”赋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联合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