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山水城市|含黛青山山不老 绕城绿水水长流 客家之梦 梦里梅州

发表时间:2019-01-24 来源:《中国生态文明》杂志

媒体印象:梅州保留了真实的客家文化,不仅包括语言、习俗等,更包括对自然与文化的敬畏。客家人在岭南秀美大地上繁衍生息,世代与山水为亲、为友,建造了一处属于天下客家人的心灵故乡。

专家点评:梅州市将山水林田湖作为共同生命体来呵护,保护好这片土地、这片山水,就保住了生命的基底。青山绿水长在,独特的文化和精神长在,家园才能长在。

这里是梅州,地处广东省东北部、粤闽赣三省交界处。青山含黛,绿水绕城,风光圣洁,圆圆的土楼围龙的家,雁鸣湖上雁南飞,采茶的阿妹美如花;甜甜的娘酒清香的茶,客天下迎天下客,多情的山歌醉天涯。

这座被客家人称为心灵家园、世界客都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一座散发着中原汉唐古韵的千年古邑,孕育了以开国元帅叶剑英为代表的一个又一个光耀中华的名人贤士,是传承创新中原文化千年圣火的“梦里客家”。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十佳优质生活城市、世界长寿乡、国际慢城、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一张张特色名片,一块块“国”字招牌,是这座城市自然、人文浓缩的精华,彰显着美丽山水城市的高颜值和丰富内涵。

作为广东生态发展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生态画卷,不但是梅州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更是梅州未来发展的优势所在。近年来,梅州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以创文、巩卫、创森、创模为抓手,全力守护梅州的碧水、蓝天、净土,持续改善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推动梅州经济社会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

秉承绿色发展理念

为美丽山水城市建设保驾护航

从“希望在山”到“生态梅州”, 再从“绿色崛起”到“生态富民强市”,一路走来,梅州努力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实现路径,致力于走出一条以最小的生态资源环境代价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新路子。2014年,梅州被列入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成为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意味着梅州生态文明建设跻身“国家方阵”。

梅州市第七次党代会提出“一区两带六组团”的发展战略,并在随后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充实和完善这一战略的内涵,立足生态发展区的功能定位,筑牢生态屏障,以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为引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推动生态富民强市,努力实现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发展,宜居带动宜业、宜业提升宜居的绿色崛起步伐迈得更加稳健。

积极建立有效衡量生态文明发展的干部考核方式,扭转简单以GDP增长率论英雄的政绩导向;推动各县(市、区)完善对镇(街道)党政干部的生态考核机制,强化生态环境指标考核的问责和追究制。

2016年梅州全市生产总值首次突破千亿元;2017年全市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分别是2012年的1.5倍、1.9倍和3.5倍;全市森林覆盖率75.06%,居全省第一;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17平方米、42.94%;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99.2%,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等,多项指标均名列全省前茅。

坚持发展生态经济

为美丽山水城市建设转换动能

梅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是明清时期客家人飘洋过海的主要出发地,梅县区松口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海上丝绸之路——印度洋之路第一港”。

综合快速交通体系初步形成,境内现有6条高速公路、3条出省快速通道,梅汕高铁全线动工、 即将进入“高铁时代”,梅县机场开通13条航线、通航国内外19个城市,机场迁建加快实施,致力建成潮汕平原北上开拓内陆腹地的交通枢纽。

有储量居全省前列的稀土、铁矿、瓷土等54种矿产,潜在价值巨大。工业集聚效应初显,梅兴华丰产业集聚带上升为省级战略,全市9个产业园(集聚地)全部享受省产业转移政策,其中6个园区全部列入省级产业园循环化改造。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新电子、新材料、新医药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正在全力申报国家级高新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梅州综合保税区。加快改造原有的烟草、电力、电子信息等传统产业,着力发展新兴产业、绿色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力促工业低碳化发展。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种植有梅片树、油茶等面积395万亩,林下经济总产值约56多亿元;2家林企获评“国家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6家林企获评“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

规划建设梅江韩江绿色健康文化旅游产业带,加快国家休闲旅游示范城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全市现有雁南飞5A级旅游景区和叶帅故园、五指石、雁鸣湖、客天下、灵光寺等9个4A级旅游景区,有中国第二个“国际慢城”——梅县雁洋,有世界第七个长寿乡——蕉岭县。2012年以来,建成3A以上景区31个、四星以上酒店近40家,均居粤东西北首位,累计接待游客超1.5亿人次,年均增长23.6%,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24.4%,成为全国“一带一路”旅游推广十强城市。

注重共建共治共享

为美丽山水城市建设夯实根基

梅州坚持以绿色、低碳理念指导城乡建设,推动从美丽生态到美丽经济,再到美好生活蜕变。制定实施《梅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年)》,高标准规划建设嘉应新区起步区江南新城、芹洋半岛、梅县新城,充分保护中心城区原有“山、水、林、田”生态基底,探索构建城市蓝绿廊道,恢复原有自然水系,进行水系连通,将绿道网络向城市公园、湿地公园、郊野公园延伸,营造显山露水的城市空间。

深入开展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实现省卫生城市、卫生县城全覆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培育省级名镇名村59个、省宜居示范城镇11个、示范村庄14个,46个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居全省首位;扎实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建设1580座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成乡村绿化美化示范点1249个,111个镇(街)建成生活垃圾转运站,2042个行政村全部配备垃圾收集点,全市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自然村村庄保洁覆盖面达100%。

探索客家文化和生态文化协同保护与发展机制,《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2017-2030)》获文化部批准实施。全市现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302项,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75处。客家围龙屋被称为中国五大古民居建筑之一,目前全市保存比较完好的有5100多座。客家山歌、广东汉剧等6项文化艺术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客家人尊道厚德、勤劳诚信,邻里和睦、风清气正,全市社会治安满意度连续18年超过95%以上,连续五年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是全国十大最具安全感城市。

推动生态绿色再造

为美丽山水城市建设加深底色

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成为粤东西北地区首个获得国家批复的市。

围绕打造广东林海,持续开展“绿满梅州”大行动,2017年林地绿化率97.7%。森林蓄积量6443万立方米,活立木总蓄积6444万立方米。强化林业资源管护。完成生态景观林带建设1045公里,全面提升生态景观林带627公里。建立森林公园174个,自然保护区50个(含省级6个),湿地公园9个。创建了7个“全国绿化模范县”(单位)、7个“省林业生态县”,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占国土面积的5.77%。严控森林火灾,出台县镇党政主要领导“三不”责任追究办法,制订实施《梅州市森林火源管理条例》。

认真落实“水污染整治工作方案”“南粤水更清”行动计划,五级河长体系全面建立,实现江河、湖库全覆盖。加强跨界河流水污染防治,与福建龙岩市、江西赣州市、本省河源市三市建立了联防联控协作机制。科学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扎实推进禁养区内畜禽养殖业清理整治。

加强扬尘污染控制、秸秆禁烧等工作,起草了《梅州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加大黄标车淘汰力度,全面划定并扩大高污染燃料锅炉禁燃区。以建设绿色交通示范市为契机,发展绿色公交,成为全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示范城市。

积极创建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市(县),实施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270个,基本实现学校、医院、宾馆全部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推广应用建筑节能产品及绿色建材,从严从紧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实现资源、生态、环境效益协调统一,力促梅州生态底色不褪色不变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