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大省,红线面积有多大?

发表时间:2017-05-05 来源:《中国生态文明》杂志

2016 年10 月, 四川省人民政府印发了《生态保护红线实施意见》强调在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过程中,要突出即安全性、系统性和空间性。

这份文件明确划定了全省生态保护安全底线,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19.7 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幅员面积的40.6%,其中一类管控区3.8 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幅员面积的7.8%,二类管控区15.9 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幅员面积的32.8%。

按照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服务功能,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覆盖了相关生态要素。全省生态红线保护区域划定为13 个区块,属于水源涵养功能的2 个,属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的3 个,属于土壤保持功能的1 个,属于双重功能的7 个。针对四川省地处长江上游的重要地位。

《意见》划定的13 个红线区块是四川省的“三极”区域,即生态功能极重要、生态环境极敏感、极脆弱的区域。“三极”区域在哪些地方? 以生物多样性保护红线区为例,涵盖了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主要分布区。例如,岷山、邛崃山生物多样性保护红线区等8 个红线区块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大熊猫、川金丝猴、珙桐、红豆杉等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在此分布,著名的卧龙自然保护区等都在其中。

四川将大力推进生态保护红线分类、分级管控,全面实施分类管控。一类管控区即禁建区,包括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地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除必要的科学研究、保护活动外,禁止任何形式的开发建设活动。二类管控区即限建区,采取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由省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厅、环境保护厅、住房城乡建设厅、水利厅、农业厅、林业厅等相关部门依法制定负面清单并组织实施。

在分级管控方面,四川将加快推进划定全省范围内市(州)生态保护红线和县(市、区)生态保护红线建立健全省、市、县多级联动生态保护红线体系。

四川还将有序推进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健全红线监管制度。在制度建设方面,将加快研究制定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办法;建立健全省生态保护红线“3+1”管控制度(“3+1”指的是红线管控负面清单、生态补偿、绩效考核三项配套政策,一个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按照国家出台的生态保护红线绩效考核办法,定期对生态保护红线的保护成效开展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作为确定生态保护红线生态补偿资金的直接依据,并纳入地方政府领导干部政绩考核。

四川还将加强科技协同创新,强化公众参与。加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在生态环境监测监控技术、信息化平台等方面开展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关键共性技术攻关,为生态保护红线管控体系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在健全公众参与机制方面,将完善公众举报渠道,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积极参与和监督生态保护红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