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引领 宝安气质提升

发表时间:2021-10-28 来源:《中国生态文明》杂志;作者:田鹏山,朱珠,李锟

创新引领  宝安气质提升
空气质量优良率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
文|田鹏山 朱珠 李锟

 


图片
2020年,深圳市宝安区PM2.5平均浓度降至22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幅度排名全市第一,较2015年下降36.5%;空气质量优良率大幅跃升至95.0%,是自有监测记录以来的最好水平。空气质量的显著改善,助力宝安区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2020年宝安区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蓝天之下,宝安湾畔,超级摩天轮高耸入云,滨海文化公园繁花似锦,滨海廊桥游人如织。拍蓝天、秀白云,已成了宝安市民的日常生活乐趣,“宝安蓝”也伴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成为宝安区一张靓丽的新名片。

曾经的宝安区饱受污染天气困扰,大气环境质量与全市平均水平存在较大差距。近年来,宝安区全面落实污染防治攻坚战决策部署,持续、深入、精细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全方位推进蓝天保卫战,城区大气环境精彩蝶变。
图片

 

图片

 

以上率下压实各方责任

图片

 

宝安区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产业密集、人口众多,是全市唯一一个集海、陆、空、铁于一体的区域。辖区内施工工地、餐饮企业、涉气排放工业企业等数量均居全市首位,空气状况一直是全市的“木桶短板”。

痛定思痛,困中求变。2017年宝安区成立了全市第一个大气环境质量提升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环境保护工作的区领导任组长,以上率下全面开展“宝安区蓝天保卫战暨空气质量提升十大专项行动”;2020年进一步将领导小组升级为大气污染防治指挥部,由区委书记和区长任双总指挥。同时,生态环境、住房建设、城市管理、交通运输、交警和各街道等为成员单位,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大气污染防治第一责任人,全面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管行业必须管环保”“属地责任制”的工作机制。

指挥部每年制定印发大气提升工作方案和各类配套方案,并根据各单位职责分工,下设“协调专班(指挥部办公室)”“控尘专班”“控车专班”“控排专班”。各专班统一调度、协同作战,并每月召开工作推进会,及时通报工作情况、存在问题、下步重点工作方向等。

为长效提升各单位工作积极性,2018年起宝安区还创新实施针对大气工作的专项考核,将相关考核结果纳入各单位绩效考核和生态文明考核,并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及奖惩任免的重要依据。

经过4年的运行和完善,宝安区大气治理工作机制愈发成熟,为打赢蓝天保卫战奠定了坚实的组织根基。

 

分类施策逐个攻克难题

 

针对突出大气污染问题,宝安区各单位通力合作,迎难而上,攻克一个个“硬骨头”。

机动车尾气排放是宝安区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其中老旧车、柴油车污染贡献率突出。宝安区对症下药,大力推动交通运输绿色化发展,2016年基本完成所有黄标车淘汰,2017年公交车全面实现纯电动化,2018年基本实现出租车纯电动化,泥头车、货运车、环卫车等电动化比例也逐年提升,大大减少了车辆尾气排放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图片

 

宝安区全面开展工业企业治污减排。2015年起持续实施工业锅炉清洁能源改造,经过4年的不懈努力,全区逾200台工业锅炉已全部改用天然气或电等清洁能源,并基本完成所有天然气锅炉的低氮改造;面对近万家涉气排放工业企业,宝安区不畏“小马拉大车”的困境,迎难而上,综合利用第三方辅助排查、专家帮扶指导、加强执法检查等多种手段,引导企业实施“一企一策”销号式整治;杜绝“一刀切”,创新引入“绿、蓝、黄、红”四牌制度对企业进行分类,并重点应用到应急减排期间的错峰生产管理。

宝安区坚决推进扬尘污染防治工作,先后召开十多次专题协调会,厘清了工地的责任主体,树立了“行业主管”“属地监管”两大基本原则,将380个在建工地全部纳入日常巡查监管,严格督促施工单位落实扬尘防治措施,并定期通报和曝光“十差工地”。针对泥头车运输渣土污染道路权责不清的问题,成立了联合检查组,定期开展泥头车执法检查,并对泥头车污染进行溯源,实现了“泥头-泥途-泥尾”的全流程监管。投入141台机扫车、293台冲洗车、24台喷雾抑尘车,强化全区市政道路清扫保洁,恢复道路“本色”,平均积尘负荷由4.74克/平方米下降至1.08克/平方米。

宝安区坚持创新引领难点问题解决,针对汽修企业小、散、乱、污的突出问题,在全市率先试点并建成7家汽修喷涂“共享车间”,为汽修行业集中高效治污开创了先河,有效推动汽修行业全流程有效减排、全行业规范发展。针对非道路移动机械流动性大、监管困难的突出问题,在全市首创非道路移动机械粘贴“环保码”及分类管控制度,并成功在全市推广。

宝安区狠抓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联动大铲湾码头公司在大铲湾码头率先实现100%岸电泊位覆盖率,成为华南首家岸电全覆盖的集装箱码头;联动深圳机场集团共建“绿色机场”,深圳机场新能源车辆购置比例高达67%,APU替代设施在“应用尽用”原则下全面实现100%使用,碳排放水平达到国际一流标准,通过国际机场碳排放(ACA)3级认证;联动福海建材码头企业,通过修整道路、加建围挡、场地硬底化、安装雾炮机和喷淋设施、粉刷混凝土罐和水泥罐,使码头面貌焕然一新。

 

以能力建设推动科学精准治污

 

近年来,宝安区投入重金建成了完善的大气监测网络,让大气环境监测和污染源监测成为大气污染治理的“千里眼”“顺风耳”。

宝安区持续推动大气环境监测能力建设,不断织密监测网,2017年在全市率先完成了“一街道一空气监测站”的建设,2018年进一步实现了“一社区一微型监测站”的建设,形成了1个铁塔垂直监测站、10个街道标准监测站、190个微型监测站的立体化、精细化监测网络。基于海量监测数据,宝安区开发了“大气管家”手机APP。根据监测数据的异常突增生成工单事件并推送至终端,联动街道、社区网格员展开网格化巡查和污染事件处置,建立了“区-街道-社区”三级联动体系,形成了“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预警、第一时间处置”的闭环工作模式。3年累计生成工单事件37374个,处理率达90.6%,有效将大气污染问题消除在萌芽阶段。2020年宝安区进一步推动精细化监测,建成首个区级大气组分监测站,通过对PM2.5和VOCs组分的解析,实时掌握污染来源的构成变化,以便动态调整重点管控对象。

宝安区还陆续推动了各类大气污染源的监测能力建设,“十四五”期间累计建成油烟在线监测200家、VOCs在线监测41家、VOCs工况监测289家、工地扬尘在线监测272家,投入扬尘移动巡检车6台、VOCs走航车1台、机动车尾气检测车1台、餐饮油烟和VOCs等便携式监测设备40台。大气污染源监测网络的完善,进一步提升了宝安区污染溯源的精准度,为精准治污提供了有效数据支撑。

 

图片

 

全力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氛围

图片

 

近年来,宝安区秉承“共建、共治、共享”的生态环境理念,积极引导企业和市民参与到环境保护工作,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先后多次组织“环保进社区”“环保进企业”“环保进校园”等宣传活动,并创立“社区环保专员”“工地环保主任”“企业环保主任”等环保联络机制,使得包括大气污染治理在内的各类环保工作得以在基层开展和推广。

2020年以来,宝安区进一步创新宣传模式,在“滨海宝安”微信公众号、深圳新闻网、深圳宝安网等推出“我的宝安蓝朋友”大气主题科普宣传。主题宣传累计发布32期,包括推文、手绘、实景拍摄、短视频、一图读懂等类型,内容全面详实,形式新颖活泼,全网点击阅读量累计近百万次,荣获2020年“深圳年度融媒体优秀传播范例”荣誉称号。

针对工业集中区域和人口集中区域,宝安区还结合快递包裹制作“邮包伴侣”4期,对餐饮油烟、柴油车加注车用尿素、夜间加油、绿色出行等主题进行广泛宣传,累计投递超20万份。宝安区通过简单便捷的方式,让环保理念走进千家万户,让环保意识在每一寸土地生根发芽。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如今,宝安人已踏上新的征程,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坚定的步伐朝向世界一流湾区、一流城市空气水平的目标大步迈进。


(作者单位:深圳市源清环境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