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洲河

2022-04-02

来源:生态环境部

[打印]

一、基本情况

茅洲河位于深圳市西北部,流经深圳市光明区、宝安区和东莞市长安镇。流域面积388平方公里,总长31.3公里,下游与东莞市的界河段长11.7公里,为深莞界河,属感潮河段。支流共有60条,其中深圳侧51条,东莞侧9条。历史上,这条河里沙洲点点、水流灵动、鱼虾成群,处处生长着茂盛的茅草,因而得名茅洲河。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流域内工业化和城镇化突飞猛进,产业和人口成倍增长,特别是电镀、线路板等重污染企业高度集中,污水收集处理效益不佳污染负荷远超环境承载能力,茅洲河干流及60条支流水质长期劣于V类,氨氮、总磷甚至超过V类标准10多倍,河水变得“黑如墨,臭如粪”,屡受群众诟病、媒体曝光,严重影响市民健康、营商环境和城市形象,被称为“深圳脸上的一道疤”。茅洲河成为珠三角地区污染最严重、治理难度最大、治理任务最紧迫的河流。

一是污水收集处理设施长期滞后城市发展。污水处理设施、污水管网缺口明显。2015年茅洲河流域理论污水总量约为103万吨/日,建成污水处理设施规模仅有70万吨/日。对比完全分流制的管网规划,茅洲河流域宝安区、光明区和东莞长安镇分别存在1489公里、500公里和547公里的市政污水管网欠账,缺口约为当时已建污水管网的7倍。

二是排水体制混乱,源头合流、混错接严重。流域城镇化率几乎达到100%。除部分新建区域为分流制外,其余区域多为截流式合流制,特别是深圳区域内遍布着410个城中村,“老村屋”“握手楼”“骑河楼”广泛分布,配套的排水设施极不完善,管网混错接严重。

三是小散乱污企业多,工业污染监管难度大。茅洲河流域工业用地占建成区面积40%,广泛分布着5万余家工业企业,以电镀、线路板加工、表面印染为代表的高污染行业居多,基本没有配套的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

四是河流生态系统破坏严重,生态修复难度大。茅洲河流域河流短小,雨源性特点突出,支流断流现象普遍,水环境容量不足。占河流总长40%的下游界河段为感潮河段,河涌的水动力交换能力弱。河道长期淤积,底泥污染严重,内源污染持续释放,加剧了河道的黑臭程度。历史遗留建筑侵占河道面积约50万平方米,流域内暗渠化河道总长39.97公里,约占河长20%。

五是治理主体多元,跨界河流协调难度大。茅洲河上下游、左右岸、岸上岸下边界复杂,是深圳、东莞两市的跨界河流,跨市协调缺乏有效的工作机制。早期流域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存在“多头建设、多头管理、建管分离”的问题,涉及部门多,协调难度大。

二、主要做法

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统筹治理水污染、修复水生态、营造水景观、盘活水经济、塑造水文化,将茅洲河打造成为深圳生态文明建设的一张靓丽名片。

(一)坚持高位推动,从“单打独斗”向“党政齐抓共管”转变。

高位推动全面治水。省委书记5次赴现场督导推进,要求“闯出一条具有深圳特色的河流污染整治新路”。省长多次研究解决治水难点问题,要求“坚持源头治理、科学治理、系统治理”。市委书记担任茅洲河河长,多次巡查调研茅洲河治理情况,要求“所有工程为治水让路”“巴掌大的黑臭水体都不能有”,以硬作风硬措施完成好茅洲河治理的硬任务。

各河长各部门联动协同治水。茅洲河流域共有市、区、街道、社区四级河长共178名。市级河长统筹部署,区级河长亲自抓,带头落实河长责任,街道主要领导担任茅洲河各支流的“河长”,全面负责统筹推进河流整治,对本辖区的水环境质量达标负第一责任人责任。对各项工作实行分头负责、分项落实,每位“河长”确定一个联系部门,协助其履行职责,实现治水工作的地方领导负责制和部门分工负责相结合,将责任细化落实到具体部门和个人。形成全市协同、部门联动、勇挑重担的攻坚态势。2017年以来,茅洲河流域各级河长巡河36708次,共协调解决事项10490项,治理工作强有力推进,河流污染程度大幅度减轻。

(二)坚持流域统筹,从“零敲碎打”向“系统治理”转变。

流域统筹系统治水。一是率先在茅洲河流域推行全流域治理、大兵团作战的建设模式,采用EPC和EPC+O总承包方式,突破了干支流不同步、分阶段治理、碎片化施工的弊端,实现项目整体推进快、质量把控好、廉政风险小的效果。高峰时期,流域内一线施工人员3万多人、施工作业面1200多个,创造了最高单日敷设管网4.18公里、单周敷设24.1公里的记录。二是强化流域统筹。成立由局级干部牵头的茅洲河流域下沉督办组,抽调市级单位骨干力量深入治水现场指导协调,让问题产生在一线、解决在一线。成立茅洲河流域管理中心,统一调度“厂、网、河、站、池、泥”等水务全要素,破解了流域内不同行政区划、不同层级、不同单位之间职责不清、调度不畅、多头管理等问题。三是下足“绣花”的功夫。推行“排水管理进小区”,对全流域建筑小区内的排水管网进行专业化管养,解决长期以来小区内部管网管养缺失问题,打通排水管理“最后一公里”。

超常规力度精准治水。深圳下“最笨”的功夫,按照“正本清源、雨污分流”的治理路线,坚定不移推行全流域雨污分流,逐个小区、逐栋楼宇、逐条管网排查改造。2016年以来,茅洲河治水投入432亿元,新建污水管网2053公里,完成小区、城中村正本清源改造2628个,涉及500万户家庭,新增污水处理能力81万吨/日,实现“污水全收集、收集全处理、处理全达标”。建成亚洲第二大调蓄池——上下村调蓄池工程,调蓄雨水量26万立方米,构建初期雨水调蓄治理骨干系统。

“零容忍”执法源头控污。连续五年开展“利剑”系列执法行动,茅洲河流域共立案2780宗,处罚金额3.62亿元,其中,查封扣押135宗,限产停产114宗,移送行政拘留103宗,涉嫌环境犯罪60宗。“地毯式”整治“散乱污”企业,排查流域近2万家企业,完成了6127家“散乱污”企业分类整治。实施河流水质科技管控,在茅洲河流域共设置高清摄像头50套、监测微站47个,以及配备26台手持式检测设备的120多人专业巡查队伍,每日巡查超520公里、快速检测200余次,以市场化、科技化手段对流域水体实行可视化、全天候巡查和监管。

建立跨市机制协同治水。联合东莞市建立茅洲河“一月一会”联席会议机制。协调解决了支流整治、界河清淤、生态补水、联合执法等问题。建立深莞两市紧密型水质监测数据交换机制。每天对接交换茅洲河干支流水质监测数据,对异常数据及时排查原因并上报。建立常态化深莞联合执法机制。做到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同管同治。每月开展一次以上联合执法行动,对流域内的重点涉水污染源、垃圾处置场所、“散乱污”企业进行专项打击,强化协同作战,实现同频共振,削减污染负荷。

全民参与治水护水。首创“民间河长”护水行动,组织护河志愿者、“河小二”等民间群体巡河管理,发挥社会力量,形成治水合力。茅洲河流域现有民间河长、志愿者河长71名,“河小二”9894名,和政府河长“手拉手”,巡河护河,协助政府河长发现、解决问题。志愿者河长在茅洲河建立实体化、阵地化运作的护河志愿服务U站,有效动员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全面参与茅洲河治水,形成全民治水管水格局。

(三)坚持人水和谐,从“功能性治水”向“水产城共治”转变。

科学治产,带动产业升级。以治水倒逼流域空间开发格局和产业布局优化提升,产业转型,将治水投入转化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广东省发布了《茅洲河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深圳市出台了《茅洲河流域工业污染源限批导向》,严格限制企业排污,倒逼企业技术升级、提标改造。将污染企业集聚的工业厂房改造成小型城市综合体;将滨海明珠工业园改造成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过渡校区;建设江碧环境生态产业园,推动200多家分散的重污染企业集中入园,集聚发展。随着治河的深入,进一步整理沿河两岸土地,优化城市发展空间,提升土地利用效率,为改善城区人居环境提供保障。

生态优先,实施水生态修复。利用沙井、松岗、光明、公明等水质净化厂的再生水,铺设106公里的补水管道,每天补水96万吨,实现茅洲河干支流碧水长流。全面采用生态护岸、柔性生态护底、敞口明渠,打造溪流、草泽、筑岛、洼塘、花海等不同的水岸空间,为鸟类、两栖类、哺乳类动物提供栖息生境与生态廊道,流域水生态环境逐步恢复,物种丰富度和密度明显提高。

人水和谐,打造沿河生态长廊。共建成6座生态湿地,45.6公里休闲漫步道、24个沿河大小驿站,碧道之环、龙门湿地、燕罗湿地、左岸科技公园等成为流域内最具人气与活力的“城市客厅”,碧道串联起周边湿地、公园、绿道等生态节点,构建了沿河生态长廊。秉承海绵城市理念,河道两侧设置雨水花园10处、植草沟10.12公里,建设绿地103.1万平方米,既能控制初雨径流污染,又能营造充满野趣的自然生态景观。

三、治理成效

经过不懈努力,茅洲河流域水环境实现整体性、根本性、历史性转好。

四年补齐40年的水环境基础设施短板。“十三五”期间,茅洲河流域累计新建污水管网2053公里,完成小区、城中村正本清源改造2628个,涉及500万户家庭,新增污水处理能力81万吨/日,完成光明一期(15万吨/日)、松岗一期(15万吨/日)、公明一期(10万吨/日)三座厂提标改造,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Ⅳ类。

茅洲河水质实现从黑臭水体到Ⅳ类水的跨越。共和村国考断面氨氮指标从2015年的23.3毫克/升降至2020年的1.15毫克/升,达到1992年以来最好水平。深圳侧的40个黑臭水体和304个小微黑臭水体全部消除黑臭。深圳侧24条一级支流均达地表水Ⅴ类。

“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水生态环境逐步恢复。“十三五”期间,茅洲河流域累计清淤313万立方米,以近自然的手法进行生态修复,底栖动物、昆虫、鸟类种类与数量明显增多,消失多年的当地螺、蓝尾虾、黑鱼和彩色蜻蜓重现茅洲河,国家濒危植物野生水蕨首次在流域内发现,渚清沙白、白鹭翔集的美丽景象得以重现,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明显提高。

治水倒逼腾笼换鸟、产业升级。茅洲河流域在大破大立中涅槃重生,通过水环境整治带动了城市空间功能优化和经济结构重塑。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等高水平大学先后引入,天安数码城、长江股份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相继入驻,“润加速”等一批研发类、创新创意企业和绿色工业“新生产”研究与孵化加速平台落地扎根,光明小镇等都市生态文旅蓬勃发展,正在逐步成为助推片区产业转型发展的“新引擎”。

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茅洲河治理后,停办了十余年的传统龙舟赛于2018年起在茅洲河恢复举办,外迁的皮划艇水上训练中心又回到深圳,在茅洲河的燕罗段建设了专业的训练基地。龙舟竞渡、赛艇争流、啤酒广场举办音乐会,老百姓真真切切得到了实惠,爱水护水积极性高涨,自发挂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大条幅。

从“掩鼻而过”到“开窗赏景”,从“脸上伤疤”到“亮丽名片”,茅洲河不仅治出了秀水美景,更治出了百姓口碑。茅洲河治理成效被央视《共和国发展成就巡礼》《美丽中国》等纪录片收录,得到人民日报、中国环境报等媒体高频报道点赞,先后入选水利部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典型案例、生态环境部美丽河湖推介案例和广东省十大美丽河湖案例,成为水产城共治典范,形成了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水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经验。

四、经验启示

(一)坚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建设美丽河湖的根本指引。茅洲河流域治水之所以能成功,归根到底是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方针,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有效破解了高密度城市重污染河流治理难题,走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可为广东省乃至全国重污染河流综合整治提供示范和借鉴。

(二)坚持高位推动,是河湖治理快速见效的重要保障。茅洲河仅用四年时间就实现了由“墨汁河”蝶变为“生态河”,正是因为省、市、区、街道“一把手”带头抓谋划、抓部署、抓落实,推动各部门坚决扛起茅洲河治水攻坚的政治责任,确保各项任务落细落实,实现茅洲河治理快速见效。

(三)坚持抓好环保督察整改,是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的关键一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不仅是发现问题的“显微镜”,还是医治痼疾的“手术刀”。2016年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和2018年“回头看”指出管网历史欠账多、大量采用沿河大截排等问题,督促推动深圳市下定决心、下大力气补欠账,用4年时间补齐40年的水环境基础设施短板。2021年第二轮环保督察,对深圳市水污染治理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四)坚持正本清源雨污分流,是解决城市水污染问题的根本方法。污染在水里、根子在岸上、核心在管网。茅洲河治理实践表明,只有下“最笨”的功夫,按照“正本清源、雨污分流”的治理路线,坚定不移推行全流域雨污分流,逐个小区、逐栋楼宇、逐条管网排查改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河流水污染问题。

(五)坚持水产城共治,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河湖治理是一个生态工程、民生工程,也是经济工程。茅洲河治理中全面统筹治水、治产、治城,融合生产、生活、生态,以高品质的生态资源吸引高端产业入驻,推动沿岸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区域环境优化、流域空间复合利用,带动城市功能提升,实现从治水投入向治水产出的蜕变。

(六)坚持全民共治,是实现人水和谐水城融合的有效保障。人民群众是治水的主体力量,治水为了人民,治水依靠人民,治水成果由人民共享。深圳市致力建立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机制,推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成为全社会自觉,努力让每个人成为治水护水的参与者、监督者、受益者,努力实现水与人、水与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目标。

茅洲河治理前

茅洲河治理后

洋涌大桥段治理前

洋涌大桥段治理后

燕罗湿地治理前

燕罗湿地治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