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离我们遥远吗(生态论苑)

发表时间:2016-02-2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贾峰

    齐心协力走绿色发展之路,改变生产生活方式,我们才能拥有安全的气候、良好的环境、美丽的生态,走上永续发展的光明大道

  

  两个多月前,备受关注的气候变化巴黎大会达成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巴黎协定》,提出了将全球气温升高控制在2℃以内的目标,明确了“自下而上”的以国家自主贡献为基础的减排机制,标志着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取得重要进展。

  然而,在一些人看来,气候变化与自己的生活,犹如北京到巴黎的距离那样,十分遥远。美国皮尤研究中心去年11月发布的关于气候变化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仅有18%的人认为气候变化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是开展调查的40个国家里比例最低的。

  和气候变化相比,如今人们可能对雾霾问题更为关注。

  10年前,中国在人均GDP不到2000美元时,就提出了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通过强化管理、调整产业结构、加大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和动员全民参与等措施,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4种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均出现了由上升转向下降的“拐点”。其中,2015年二氧化硫的排放量预计1875万吨左右,与上世纪90年代末的水平相当,较2006年的历史峰值减少近30%。在首批实施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74个城市,2015年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4.1%。

  以上成绩是在中国经济总量、能源消费总量成倍增长的大背景下完成的,实属不易。但是,空气质量改善的程度与公众的期待尚有差距,同时空气质量改善远未实现从“量变”到“质变”,成果还很脆弱,因此雾霾仍然是当下不少中国人的“心肺之患”、关注焦点。

  不过,我们不能忽视这一点:雾霾产生的元凶无疑是超过环境容量的污染物排放,但气候变化导致的不利气象条件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污染排放是内因,气象条件是外因。要消除雾霾,很有必要关注重污染天气背后的不利气象条件的影响。

  有研究指出,2015年11—12月我国中东部地区遭遇严重空气污染,与同期大气环境容量急剧缩小有关。据测算,京津冀地区总体大气环境容量为1961年以来最低,北京市大气环境容量很低的静稳天气日数,较近10年同期偏多55%。大气环境容量严重“缩水”,和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厄尔尼诺事件有关,而气候变化在很大程度上由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所导致。由此看来,气候变化与我们的经济和生活之间,关联度很大。

  减轻气候变化对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威胁,尽快补齐环境质量这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二者是密切联系的,需要“两手抓”。我们必须用创新的思路来协调全社会的力量,高度关注应对气候变化对环境质量改善的协同作用,不仅要治理污染,还要下决心控制和减少化石能源消费总量,调整能源结构,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形成全社会大力节约能源、减少浪费、提高能效的局面。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齐心协力走绿色发展之路,改变生产生活方式,我们才能拥有安全的气候、良好的环境、美丽的生态,走上永续发展的光明大道。


  《 人民日报 》( 2016年02月27日 0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