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株洲市生态宜居的八年“穿越”

发表时间:2015-11-05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李立洪 张旭

    2008年12月14日,湖南省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国家两型社会综合改革试验区。高扬“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两面绿色旗帜,株洲市走上新的发展之路。
  2014年12月31日,湖南省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管理委员会、省统计局,权威发布两型社会建设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湖南“3+5”城市群中,株洲以纵向指数第一、横向指数第二,居于领跑位置……

  株洲两型社会综合改革纵深推进,升温加速。

  8年征战,8年磨砺。工业重镇株洲,正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曾经的全国空气污染十大城市,变成国家卫生城市;曾经资源外流的城市,变成“中国最具投资价值的城市。”

  先行先试,率先突破。8年来,株洲每一步都走得执着而坚定,以自己的实践验证了一条真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摘“污染”帽 打赢“生态保卫战”

  株洲是“一五”“二五”期间,国家重点建设的城市,在创造新中国工业发展史上180多个“第一”的同时,其生态受到严重破坏,环保压力与日俱增。2008年上半年,国家发改委官员来株洲考察,面对眼前景象,心头一震,不由叹息:水是“鸡尾酒”,天是“五彩云”,晴天一身灰,落雨满地泥……这样的环境,怎么能够适应居住和生存?

  株洲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自我加压,态度坚定:两型社会综合改革,贵在先行先试,率先突破。不行怎有改变,不试哪来进步,让我们苦拼几年,积小胜为大胜,聚小变为大变,以城市的变化,交出一份人民群众满意的答卷。

  一年一主题,八年鏖战急。

  2008年,实施城市“五改”(即小街小巷改造、砼(混凝土)改沥、人行道板改造、“穿衣戴帽”换装、电力杆线下地);

  2009年,推进城市“四化”(即美化、绿化、亮化、数字化);

 

    2010年,打响“三大战役”(即城市提质、园区攻坚、旅游升温);

  2011年,进行农村环境整治试点(即以“村容整洁、生态良好、完美宜居”为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012年,全域城乡环境同治;

  2013年,启动三个“基本”(即用三年时间,基本消灭烟囱、基本关停污染企业、基本解决污水直排湘江问题);

  2014年,全力投入湖南省政府“一号工程”(即湘江的保护与治理)。

  2015年,全面深入推进清水塘老工业区搬迁改造。

  绿色生活 两型价值入民心

  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大处看是价值取向,小处说是行为习惯。为了使两型理念根植人心,株洲在全省率先组织机关、学校、社区、家庭等14大类别的两型示范创建活动,形成有标准、有方案、有队伍、有行动、有评价、有成效的“六有”工作机制,引导市民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

  为了推广低碳生活、绿色生活,株洲的两型活动频率密集,世界环境日、地球日、无车日、地球日、湘江毅行,志愿者在行动;“两型达人”“两型家庭”评选,透过身边的榜样,市民对两型有了更多知晓和了解。两型渐成市民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绿色低碳,融入市民生活。建成全国第一个低碳出行体系,堪称株洲的神来之笔。“公交电动化三年行动”,将全市所有公交车全部置换成混合动力或电动汽车;促成绿色出行,株洲将公交票价全部降为1元;投资2亿元,建成全省第一个拥有2万辆自行车、3小时内免费租赁的公共自行车系统;市区出租车,半数以上已使用油气双燃料。

  造“智能”模 一网打出“两型”砖

  “造什么模子,出什么样的砖。”两型建设的成果来之不易,株洲格外珍惜。除了理念、模式、体制机制、文化的创新,株洲尤为看重制度建设。“株洲模式”“株洲特色”不胫而走。

  2009年,株洲投入3600万元建设覆盖全市中心城区的数字化城管系统,实现了全国第一个将3G现代通信技术融入数字城管,第一次将视频实时监控技术融入GPS系统运用。

  城市网格化管理,也许不是株洲的创造,株洲却把它发挥到了极致。该系统将株洲市区分为116个责任网格,配置信息采集员155名。高效监管、高速处置、高质量考评,将株洲的城市管理水平升华到一个新的层面。2012年、2014年,株洲两度摘取“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抓铁有痕”“踏石留印”。株洲建立“一月一述评、一季一碰头、半年一调度、一年一考核”的工作推进机制,并率先与省直部门对接,开展厅市共建,先后与16个省直部门和16个金融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借助外力,联手推进。在全省率先设立两型社会建设引导资金,每年投入15亿元,支持两型建设。

  云龙示范区是株洲精心培育的一个两型亮点,突出绿色低碳,遵循“生态城、文化城、旅游城”定位,株洲在该区实行大部制改革,7个职能部门承担一级政府的全部职能和多项市级经济行政管理权限。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