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潭县推进美丽乡村改革试验 壮大绿色产业园区

发表时间:2014-12-18 来源:贵州日报  


    素有“云贵小江南”、“中国茶城”美誉的湄潭,立足县情改革创新,坚持生态为先,特色为要,城乡统筹,以建设成为“绿色高效园区、生态文明茶城、美丽乡村典范、休闲养生胜地”为目标,走出一条农业县的改革发展、科学发展之路。
  壮大绿色产业园区
  推动工业经济新增长
  “以前我每年要支付20万元的租金,对刚刚起步的企业来说,有压力,入驻标准化厂房后,免去3年的租金,算是大力扶持了我们的企业,又多了60万元的投资成本。”高原电动车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丁刚向记者说起入驻园区的感受时,满脸喜悦之情。该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制造企业,公司拥有先进的电动车生产流水线,具有年生产电动车10万辆的生产能力。
  高原电动车入驻湄潭绿色食品工业园区标准化厂房只是湄潭发展工业的缩影。湄潭把绿色食品工业园区暨省级经济开发区作为工业主战场,组建了园区投资公司,建立了园区化债机制,支持园区通过“土地换项目、项目换资本、资本换资金”等方式筹资化债,推进产业园区基础设施、标准厂房等资产变资本,增强园区自我“造血”能力;建立园区征地拆迁与项目规划、群工工作与项目推进、部门协调与管线迁改、项目用地报批“四同步”制度,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满足企业用地需求,园区建设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目前,园区规划面积增扩至18.65平方公里,入园企业102家,今年园区产值预计可达52亿元。
  近日,记者走进湄潭县现代茶业高效示范园区鹅公坝茶树品种园内看到,通过无土扦插、快速繁育的多品种茶苗长势喜人。目前,该茶树品种园已成功选育了鄂茶5号、大叶龙、金观音、黄金芽、紫鹃等50余个茶树品种。2014年该县当选中国茶业十大转型升级示范县,并被排列为全国重点产茶县第2名。
  推进农村改革试验
  建设美丽乡村
  作为全省小康寨“整县推进”试点县,该县出台了《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小康行动计划工作方案》,结合新农村提档升级、农村危房改造、生态移民等工作,按照普及型、提升型、示范型三种标准,以“三改三治”、小康水电路房讯等11个工程为抓手,扎实推进600个小康寨建设。截至目前,全县已规划建设“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点200个,实施村庄整治点819个,累计新(改)建黔北民居4万余户,82%的农户享受到新农村建设的实惠。
  从1987年至今,湄潭县先后经历了“土地制度建设”、“农村税费制度改革”、“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一个主题、三大任务”(以土地制度建设为主题,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发展)等四轮改革,前三轮取得了“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均衡减负、户户减负”和“两增两减三在村”等重要改革成果,第四轮土地制度改革探索出了土地流转规范化、权能资本化、配置市场化的“三化”路径,取得了“三个转移”(农民由高山向平坝转移、由散居户向规划区转移、由村庄向城镇转移的)和“三个集中”(工业向经济开发区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居住向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集中)的改革成果,加快了农村“三资”(资源、资本、资金)转换,激发了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当前正在进行以“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为主题的第五轮农村综合改革。
  着力民生改革
  提升百姓幸福指数
  “现在办事方便多了,在这里可以同时与多个单位进行业务对接。”12月5日,在成立不久的湄潭县政务服务中心,刚办完土地使用证的李明芬说。
  为让人民群众少跑弯路,湄潭县投资5600万元在中国茶城建立了新政务服务中心。该中心目前有33家政府部门、6家党群部门、12家社会服务企业进驻,全力推行“一站式服务、一窗式受理、限时办理、现场办结”运行模式,压缩审批时限70%以上,减少了办事流程,提高了办事效率和群众满意度。
  该县还大力开展“省级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县城,国家生态县、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活动,投入巨资建设的湄潭县城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湄江河排污箱涵工程、县城供水厂等建设项目,使湄潭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市民素质明显提高,发展环境更加优化,城市品位得以提升。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湄潭县委书记魏在平告诉记者,湄潭县将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工业强省、城镇带动”主战略和遵义市委、市政府“全力追赶、力争超越,努力实现两个率先”新要求,坚持发展、需要、民生、问题导向,着力以改革增动力、添活力、放红利,努力把湄潭建设成为绿色高效园区、生态文明茶城、美丽乡村典范、休闲养生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