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高新区产城一体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园区

发表时间:2014-12-05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近年来,宝鸡高新区始终以宝鸡市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等工作为契机,把打造最佳人居环境、最佳投资环境作为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的有力抓手,高水平规划和建设城市新区,有序拓展城市和产业发展空间,大力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打造产城一体示范区,有力地推动了现代化生态园林新城区的建设,为宝鸡高新区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近日,宝鸡高新区在2014城市发展与生态平衡高层论坛暨全国首批创建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发布仪式上喜获“首批创建生态文明典范园区”称号,宝鸡高新区管委会荣获“2014推进创建生态文明城市先锋单位”称号。
  实现绿色发展
  近年来,宝鸡高新区结合规划和实际,站在可持续发展和建设西部一流生态园区的高度,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高起点规划,先后委托上海同济大学、长安大学编制了园区一期、二期、三期控制性详细规划,逐步建成了生态景观区、文教居住区、文化休闲区、中央商务区和产业发展区。
  在区域规划层面上,宝鸡高新区坚持正确处理园区发展与环境承载能力之间的关系,努力实现区域能源、水资源、土地、生物资源消费和污染最小化。
  在生产布局上,宝鸡高新区按照生态经济理念,建立主生产布局—次级生产布局—三级生产布局,对生产企业实行功能分片、园区化布局,设立了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现代食品、文化创意等专业发展区域。
  在基础设施方面,宝鸡高新区规划并建成了污水处理厂、热电厂、可循环利用资源处置中心等一批重点公用工程,实现集中供热、供水、供电、供汽等。
  在绿化布局上,宝鸡高新区充分预留园区生态隔离带与绿化带,科学设立绿化空间,改善园区生态环境质量。在满足城市规划功能布局的同时,尽可能将河道、坡地、不规则地块等进行利用,大力实施绿化工程,最大限度地提高园区的绿化率。
  在环保规划层面上,认真开展对规划区域范围内的环保及环境评价工作,推动园区环保工作从末梢治理向预防为主的全过程控制转变。在规划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积极推行项目入区评估制,实行“生态环境保护一票否决”,杜绝落后工艺和淘汰产品进入宝鸡高新区。
  提升城市品位
  近年来,宝鸡高新区始终把环境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生命线,结合宝鸡创建节水型城市、申报中国人居环境奖、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国家文明城市等一系列重点工作,按照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要求,大力实施城市配套、河流治理、绿化亮化、文化休闲、节能降耗、污水处理等六大工程,不断完善城市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品位。
  宝鸡高新区先后投资110多亿元实施道路、供电、供水、供热、通信、天然气等城市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形成了宝鸡高新区一、二、三期“三横三十一纵”道路交通网络和与之配套的城市各类管网。先后建成了市政道路80公里,雨污管网150多公里,桥梁8座,公厕32座。建成了明星、八鱼、潘家湾和科技创新园等4座110kV变电站,全面保障了上百个项目和10万多居民的生产生活用电。
  今年以来,宝鸡高新区按照《宝鸡高新区2014年城市建设管理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共完成40座候车亭、10个招呼站建设和改造;对园区所有破损垃圾箱进行维修,新增垃圾箱200个;对园区的破损道路、人行道、盲道进行修复;新建公厕6座,其他规划的公厕还在陆续建设中。
  宝鸡高新区地处秦岭北麓,渭河南岸,园区河流密布。在创建最佳人居环境、最佳投资环境中,宝鸡高新区一直高度重视河流的生态治理工作。投资500万元完成了西沙河、东沙河生态治理工程。先后投资6000万元在西沙河和清水河之间,建设了占地面积43万平方米的渭河生态公园,形成了长2700米,宽200米的生态景观带,成为市民观赏、健身、休闲、娱乐和各类交际活动的理想场所和城市环境建设的新亮点。
  按照宝鸡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生态城市中工业最强,工业城市中生态最好”的目标,宝鸡高新区今年扎实开展环境提升行动,完成马尾河堤防绿化建设,栽植树木5000多株;在亮化工程中,完成西区英达路1.2公里的路灯安装;新安装LED路灯140盏;对高新广场及渭河生态公园内损坏的约300个照明系统进行了修复;完成区内所有大型楼宇的亮化工程。截至目前宝鸡高新区已累计绿化面积470余万平方米,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超过4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超过11平方米,营造了宜人、宜居、宜业的环境。
  在企业生产布局方面,宝鸡高新区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大力支持和鼓励企业建立ISO14001环境质量管理体系,推广综合利用技术、源消减技术、再循环技术、无害化技术,扩大清洁生产的领域和范围。通过园区各企业的清洁生产,尽可能降低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通过各企业间的副产品交换,降低园区总的物耗、水耗和能耗;通过物料替代、工艺革新,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和排放;在建筑材料、能源、产品和服务中,鼓励利用可再生资源和可重复利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