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机制启动,将建立四种资金渠道,鼓励绿色项目申请资金支持

发表时间:2018-08-03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章轲

在《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期间,20多个国家及欧盟、国际组织等联合启动了“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机制,以增进互信、凝集共识,促进各国加强合作,形成推进“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的强大合力。

当日通过的《“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机制》确定了机制目标、机制参与方、机制框架、合作方式、资金筹集和使用以及机制发展战略及执行评估等内容。在资金方面,成员国共同探讨了四种资金渠道建立方式。但具体内容尚未公布。

环境保护部、外交部、发展改革委、商务部今年出台的《关于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明确,引导各方资金为绿色"一带一路"造血输血。

《指导意见》提出,鼓励符合条件的“一带一路”绿色项目按程序申请国家绿色发展基金、中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融资支持基金等现有资金(基金)支持。发挥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等现有金融机构引导作用,形成中央投入、地方配套和社会资金集成使用的多渠道投入体系和长效机制。

同时,发挥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独特优势,引导、带动各方资金,共同为绿色“一带一路”建设造血输血。继续通过现有国际多双边合作机构和基金,如丝路基金、南南合作援助基金、中国-东盟合作基金、中国-中东欧投资合作基金、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亚洲区域合作专项资金、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专项基金等对“一带一路”绿色项目给予积极支持。

科技部2016年公布的《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15年度报告》显示,“一带一路”沿线陆域自然地理条件复杂,森林、草原、农田等生态系统多样,具有明显的地带性,区域差异大。

六大经济走廊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载体,走廊沿线区域的生态环境条件对“一带一路”建设有重要影响。监测结果显示,“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的中国-中亚段2240公里穿越荒漠区、360公里穿越天山山脉,西亚段820公里穿越荒漠区、1400公里穿越山区。“中巴经济走廊”全长约3000公里,其中北段约940公里穿越海拔普遍高于4000米的喀喇昆仑山脉和帕米尔高原,南段的巴基斯坦南部全长约490公里穿越干旱和荒漠区。

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最大、受影响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国家林业局局长张建龙介绍,土地荒漠化是荒漠地区人民贫困的主要根源,贫困又导致过度利用,加深荒漠化程度。目前,中国有荒漠化土地面积261.1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2%。全国近35%的贫困县、近30%的贫困人口分布在沙区。沙区是中国生态治理的难点,也是脱贫攻坚的重点。

《“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机制》确定的机制主要目标是加强沟通协商,共享经验技术,促进生态保护,有效遏制荒漠化和土地退化趋势,为实现全球土地退化零增长和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贡献。机制成员为混合制,分为国家成员、国际机构成员、民间组织成员和企业成员。

机制合作框架主要分为会议机制、信息共享、技术培训和项目示范。其中:会议机制建立部长、司局长和专家工作组三级共商机制,沟通和协商“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机制发展战略、工作计划和示范项目。

信息共享主要包括推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荒漠化、沙尘暴风险评估和监测一体化遥感信息应用,推动荒漠化防治技术共享,编制“一带一路”相关国家荒漠化防治技术清单和技术需求清单等;技术培训是在“一带一路”相关各国,挑选具有生态系统和荒漠化类型代表性的国家,依托现有机构建立区域防治荒漠化培训示范中心,以及由《共同行动倡议》发起方——中国国家林业局每年为机制成员国家举办技术培训班。

项目示范由机制成员国家和国际组织共同研究确定示范项目建议,由各机制成员利用现有双多边机制和创新机制共同筹资支持示范项目。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UNCCD)组织秘书处执行秘书莫妮卡•巴布在此间表示,“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机制,充分体现了各方防治荒漠化和推动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雄心和共识,通过这次会议,与会各国都能够在合作中找到更适合自己的重点。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正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召开,各方也呼吁加强各国民间组织的合作,共同防治荒漠化。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刘东生表示,回顾中国防治荒漠化历程,最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动员全社会参与防沙治沙。他介绍,多年来,通过不断深化与有关国际组织和国际民间组织的交流合作,为中国防治荒漠化引进了资金、技术和先进理念。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