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背景下,农业文化遗产的传承利用

发表时间:2019-05-10 来源:《中国生态文明》杂志 作者:刘某承 张丹

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通过农民的农事活动和管理得以实现,被保护的遗传资源在农业生态系统中随着自然、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变化而不断适应和进化,又成为区域农业产业发展新的引擎。

 

不论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发起的背景,还是从全球及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评选标准来看,农业生物多样性都是农业文化遗产的核心要素。在农业文化遗产地,传统品种保存于传统的农业生态系统中,这些农业生态系统仍然是当地农民生计策略和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通过农民的农事活动和管理得以实现,被保护的遗传资源在农业生态系统中随着自然、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变化而不断适应和进化,又成为区域农业产业发展新的引擎。

农业文化遗产的生物多样性特征

维持了传统品种的多样性,增加了农田物种多样性和农田生态系统多样性

在遗传多样性方面,农业文化遗产维持了传统品种的多样性。这是因为与现代品种相比,传统品种能更好地满足生活和生产的需求。比如在贵州从江侗乡稻鱼鸭系统中,种植的糯稻不仅可以提供好吃、耐饥又便于携带的食物,而且其根须还可以入药。糯米饭是当地民族岁时节令、人生礼仪、社交庆典等民俗活动的必需品。二是在低外部投入(如杀虫剂和除草剂)的情况下,能够获得较高的产量。云南哈尼稻作梯田系统的研究表明,水稻品种多样性混合间作与单作优质稻相比,对稻瘟病的防效达81.1%~98.6%,每公顷增产630~1040千克。

在物种多样性方面,农民通过作物间作、套种等混合种植,在稻田中引入鱼、鸭等其他物种,增加了农田物种多样性。对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长达5年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无农药投入的稻鱼共生系统水稻产量和稳定性均明显高于无农药的水稻单作系统;而杂草生物量降低93.57%,纹枯病发生率降低54.35%,稻飞虱密度降低44.74%。和水稻单作相比,稻鱼、稻鱼鸭复合系统具有更多的营养级,食物网更加复杂,从而提高了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在生态系统多样性方面,农业文化遗产通过构建水陆微生态系统,使农田与森林、草地、湿地等交织共存,增加了农田生态系统多样性。稻田、鱼塘与森林生态系统共存,是贵州从江侗乡稻鱼鸭系统的普遍景象。通过挖塘储水养鱼,人为创造水生环境,被称为“庄稼保护者”的蛙类会成倍增加,进而可以有效控制害虫爆发。通过在稻田间集中开辟林地,将稻田按等高线分割开,形成稻田、林地交错分布的景观结构,可以增加益鸟的数量进而减少害虫的数量。稻田镶嵌于森林生态系统之中,形成了复合的有机体,促进了系统内的水循环。

保护和利用农业文化遗产生物多样性有重要意义

推动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精准扶贫,有效保护生态

保护和利用农业文化遗产生物多样性可以推动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文化遗产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文化积淀、独特的农业产品、丰富的生物资源、完善的技术体系、较高的美学价值,对其保护和传承是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结合、探寻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础上,各农业文化遗产地开发了一批有文化内涵的生态农产品,促进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拓展了农业功能,促进了产业融合,弘扬了传统文化,保护了生态环境,为生态脆弱、经济落后、文化丰厚地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探索了有益道路。

保护和利用农业文化遗产生物多样性是精准扶贫的有效途径。农业文化遗产既是重要的农业生产系统,又是重要的文化和景观资源。在保护的基础上,与生态农业、有机农业、休闲农业发展结合,既能促进农业的多功能化,又能带动当地农民的就业增收,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为例,其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以来,探索了一条“千斤稻百斤鱼万元钱”的高效生态经营模式,当地人均年纯收入超过1.5万元,当地农民金岳品于2014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授予“世界模范农民”称号。

保育和提升农业文化遗产生物多样性是农村生态保护的有效措施。中国传统的生态农业和农业文化遗产都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生态关系调整、系统结构功能整合等方面的微妙设计,利用各个组分的互利共生关系,可以使农田生态系统比在现代农业耕作下多提供一些生态环境服务并减弱一些负面效应,也创造了壮观瑰丽的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景观。

保护与利用农业文化遗产地农业生物多样性的建议

建立监测和评估体系,强化研究,建立激励机制、自我维持和持续发展机制

第一,建立监测和评估体系。农业文化遗产所包含的农业生物多样性及传统农业知识、技术和农业景观一旦消失,其独特的、具有重要意义的生态、文化甚至经济效益也将随之消失。因此,一方面需要建立综合评估方法,全面认识农业文化遗产的农业生物多样性特征,挖掘其生态价值,识别所面临的主要威胁。另一方面,需要实时、定期获取遗产地农业生物多样性现状和保护发展措施的影响与效果,建立有效的监测体系,并形成预警机制。

第二,强化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管理的研究。农业文化遗产地的农业生物多样性是当地居民生存、生计和生活的根本保障。因此,首先要研究并深刻理解当地居民维持及保存农业生物多样性的原因,给予充分尊重,以促进农业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利用。鼓励多学科跨部门的综合性研究与示范,研究人员、农民及其他利益相关方要共同参与,采用生态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综合研究方法,探索不同管理情景下农业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点研究发展经济和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在探讨农业生物多样性适应性管理时,也应支持采用以农业生物多样性的多功能性为基础的生产方式。

第三,建立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激励机制。由于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属于公共服务范畴,对农业文化遗产地农业生物多样性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进行补偿,一直以政府为主导。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鼓励社会资本投资环境领域。在工作推进过程中,应基于农业生物多样性长期价值的深入研究以及各利益相关方的博弈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政府要充分认识和社会资本合作的重要意义,拓宽社会资本投资渠道,推动各类资本相互融合,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非政府组织要在开发和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协调农民与生态补偿者之间的关系,提高有利于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产品的价格。社会资本在生态补偿中的作用尤为重要,这是因为社会的认可度可长期激励个体维护公共利益,从而带来更大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第四,建立农业文化遗产地自我维持和持续发展机制。利用农业文化遗产地生态环境良好、农作物品种独特、耕作方式传统以及民族文化深厚等优势,不断发展地域特色的生态经济,提高农产品的生态内涵和文化内涵,增强自身发展活力。此外,基于农业文化遗产地农业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所形成的旅游资源,发展生态旅游是带动该地二、三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需要注意的是,不论是发展有机农业,还是发展生态旅游,都应当注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利益的公平分配问题。因为农民是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直接参与者,只有使他们受益,才能增加对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积极性。

(来源:《中国生态文明》杂志;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相 关 链 接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是联合国粮农组织于2002年发起设立的,旨在建立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及其有关的景观、生物多样性、知识和文化保护体系,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与保护,使之成为可持续管理的基础。截至目前,全球已有21个国家的57个传统农业系统被列入GIAHS名录,其中中国有15个,总数量、覆盖类型均居世界之首,成为点亮世界农业文明的璀璨明珠,也为全球生态农业的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这些来自中国遗产所在地的丝绸制品、桑叶茶、生态稻米和特色农业文化展示了中华农业文明,折射出了中国生态文明的魅力。

1.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2005年)

2.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2010年)

3.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2010年)

4.贵州从江侗乡稻—鱼—鸭系统(2011年)

5.云南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2012年)

6.内蒙古敖汉旱作农业系统(2012年)

7.河北宣化城市传统葡萄园(2013年)

8.浙江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2013年)

9.陕西佳县古枣园(2014年)

10.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2014年)

11.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2014年)

12.甘肃迭部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2017年)

13.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2017年)

14.山东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2018年)

15.中国南方山地稻作梯田系统(福建尤溪联合梯田、江西崇义客家梯田、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广西龙胜龙脊梯田)(2018年)